皮炎系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损害为暗黄红
丘疹或斑片,边缘清楚,表面被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伴有不同程度的
瘙痒。病因不甚清楚,目前一些研究者认为本病是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皮肤表面正常菌群失调,卵圆形糠秕孢子菌生长增多所致。临床表现1.典型皮损为边缘清楚的暗黄红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被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由于病变发生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略有差别; 2.皮疹好发于头皮、眉部、眼睑、鼻及两旁、耳后、颈、前胸及上背部肩胛间区、腋窝、腹股沟、脐窝等皮脂腺分布较丰富部位; 3.自觉症状为不同程度的瘙痒; 4.婴儿
脂溢性皮炎常发生在生后第1个月,皮损多在头皮、额部、眉间及双颊部,为溢出性红色斑片,上有黄痂。诊断依据1.好发于成年人及新生儿,典型皮损为边缘清楚的暗黄红色斑片或斑丘疹;上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分布对称; 2.皮损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丰富部位,如头、面及皱襞处等; 3.病程慢性,伴不同程度的瘙痒。治疗原则一、全身治疗: 1.维生素B2、B6和复合维生素B等; 2.瘙痒剧烈时,可给镇静止痒剂等; 3.炎症显着或炎症范围较大时可短期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生素。 二、局部治疗:治疗原则为去脂、消炎、杀菌、止痒。用药原则1.一般选用维生素B族药物。瘙痒剧烈时,可选择1-2种按组胺类药物; 2.类症明显或皮疹广泛而其治疗不能控制时可选用强的松口服; 3.同时选用适当的外用药。辅助检查1.一般不需要检查,若考虑由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时可选用真菌镜检以指导治疗; 2.需要和银屑病或红斑性天疱疮鉴别时,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专案“A”和“B”。疗效评价1.治愈:自觉症状消失,皮疹消退; 2.好转:自觉症状减轻,皮疹大部分消退; 3.未愈:自觉症状及皮疹均无改善。专家提示本病一般诊断不难,但应提高警惕与红斑型天疱疮鉴别,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引起严重后果。治疗中还应注意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限制多脂及多糖饮食,忌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用热水肥皂洗头,避免诸如篦头发等各种机械性刺激
腹股沟皮炎是什么原因啊?腹股沟皮炎嘛应该怎么样护理啊?腹股沟皮炎嘛应该怎么样忌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