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关节症状 部分患儿可有关节肿痛、活动障碍或关节腔积液,多见于大关节。
(五)肝脾肿大 以婴、幼儿多见,轻度或中度肿大;部分患儿可并发中毒性
肝炎;金葡菌迁徙性损害引起肝脏脓肿时,肝脏压痛明显。
(六)其他症状 重症患儿常伴有
心肌炎、心力衰竭、意识模糊、嗜睡、昏迷、少尿或无尿等实质器官受累症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常见多处迁徙性病灶;革兰阴性菌败血症常并发休克和DIC。 瘀点、瘀斑、脓液、脑脊液、胸腹水等亦可直接涂片、镜检找细菌。
[编辑本段]【血液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大多显著增高,达10~3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多在80%以上,可出现明显的核左移及细胞内中毒颗粒。少数革兰阴性败血症及机体免疫功能减退者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稍减低。
2.中性粒细胞四唑氮蓝(NBT)试验此试验仅在细菌感染时呈阳性,可高达20%以上(正常在8%以下),有助于病毒性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与细菌感染的鉴别。
[编辑本段]【疾病诊断】
凡遇下列情况应考虑败血症的可能:皮肤粘膜局部炎症加重,伴有寒战、高热、中毒症状明显;或虽无明确的感染部位,但感染中毒症状明显。血培养或骨髓培养阳性。但一次血培养阴性不能否定败血症的诊断。
[编辑本段]【败血症的诊断标准】
1.病灶感染史。
2.起病急、寒颤高热、体温波动大,出汗较多,一般情况进行性衰竭,可有大关节疼痛。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有谵妄、昏迷及休克。
3.肝、脾肿大,皮肤粘膜淤点,可有黄疸、贫血。
4.迁徙性病灶(多见于化脓球菌,特别是金葡菌感染)。
5.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严重感染或某些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可减少。
6.淤点、淤斑涂片找细菌。
7.血或骨髓培养阳性,排除污染者可确诊。
[编辑本段]【疾病治疗】
(一)抗菌治疗 应尽早使用抗生素。当病原菌不明时,可根据细菌入侵途径、患儿年龄、临床表现等选择药物,通常应用广谱抗生素,或针对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联合用药,而后可根据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宜用苯唑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等药物,常联合2种以上静脉给药,体温正常后继续应用10天;②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杆菌感染可选用第3代头孢菌素与氨基糖糖甙类联合应用,绿脓杆菌感染者选用头孢噻甲羧肟与氨基糖甙类或羧苄青霉素联用;③厌氧菌感染首选甲硝唑与氯霉素合用。
如有化脓病灶,则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同时还应进行外科切开引流或穿刺排脓等处理。
(二)其他治疗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保障营养。可静脉给予丙种球蛋白或少量多次输入血浆、全血或白蛋白。感染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在足量应用有效抗生素的同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短程(3~5天)治疗。
[编辑本段]【疾病预后】
年龄小、营养状况差、病原菌对抗菌药物不敏感和发生休克、DIC者预后不佳。
[编辑本段]【疾病预防】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受损;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灶;各种诊疗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要求;不滥用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