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贫血 > 正文

溶血性贫血的中医病因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7-17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西医学目前认为致病因素可能有化学物质,放射线或病毒感染等损害骨髓,致染色体突变,发生异常干细胞株,异常克隆生成的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都有共同缺陷。
中医学认为溶血性贫血的中医病因:
(2)气虚血瘀:久病伤及气血,脾肾亏虚,气血生化乏源,致使气血两亏,气虚则运血无力,血行涩迟而瘀滞,终致气虚血瘀出现发黄疼痛等.
溶血性贫血的中医病因病理
(1)湿热内蕴:感受湿热外邪,或素体亏虚,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湿热内生,湿热交蒸,伤及营血致血败,湿热蕴于肝胆,肝胆不疏泄,湿热败血随胆汁外溢发为黄疸。
(3)脾肾两虚:在本病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溶血性贫血的中医病因先天肾不足,后天脾胃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终至精气血俱虚,出现贫血、乏力、头晕、心悸。
治疗
为患者安排一个舒适、安静、空气新鲜的环境,鼓励患者自我调养,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消毒以避免交又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避免过分劳累或精神紧张,避免滥用药物。
上一篇:巨细胞贫血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