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
贫血是由于铁丢失过多、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所致,因此,病人通常有铁丢失过多、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的病史。通常在出现贫血前,先有缺铁,进一步发展,体内贮备铁耗尽,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受影响,才会发生贫血。也就是说,机体由缺铁发展到贫血是有一段时间的,如果能早期发现缺铁,找到病因,给予治疗就不会造成贫血。由于骨髓穿刺检查红细胞内、外铁的方法较复杂,且不能为多数人接受,目前通过测定血清铁蛋白含量可发现早期缺铁。在无感染、炎症及
肿瘤等情况下,血清铁蛋白含量低于 12 ~ 20 微克/升,可作为体内贮存铁降低的标准,即有补铁治疗的指征。若早期缺铁得不到纠正,继续发展,血红蛋白合成受影响,即造成缺铁性贫血。典型的缺铁性贫血可表现为血红蛋白减低,网织红细胞多正常,血球压积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血清铁降低,铁结合力增加,铁饱合率减低,血清铁蛋白减低,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成熟红细胞中空淡染,苍白区扩大,晚幼红细胞胞浆量减少,骨髓内、外铁明显低于正常。应当注意,仅确定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查找引起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你知道怎样检查缺铁性贫血吗?怎样检查缺铁性贫血一直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的事情,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怎样检查缺铁性贫血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