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上所述,帕金森氏病在西医看来是黑质变性,而在中医认为其本质就是肝肾亏损,虚风内动。这两种认识不过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帕金森氏病的实质。中医认识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从整体的高度上去把握,还从五脏的角度找到了在黑质变性这种局部病理改变背后隐藏着的更深刻的本质,中医理论为从中医药角度去攻克帕金森氏病提供了最有力的思想武器。虽然帕金森氏病为一种疑难顽症,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中药培补肝肾之阴精,从根本上进行治疗,竭力扭转肝肾亏损的局面,药力的积累到达一定的程度,肝肾亏损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有效补充和纠正,产生根本性的转变,肾精充盈,肝阴旺盛,水多自能涵木,木得水养,阴阳重新恢复平衡,则虚风可熄,震颤得止。这种虚则补其母的治法就叫“滋水涵木”。补养肝肾和西药左旋多巴的直接补充有所不同,西药左旋多巴并不能根本解决大脑多巴胺缺乏的问题,因此需要终生补充;而中药补养肝肾则是促进机体内部的黑质恢复活力,多巴胺的生成增加,对于完全逆转过来的病人无需再继续治疗。纵观多年来广大中医工作者运用中医药治疗该病的大量临床病例观察、研究进展和治疗回顾等有关报导资料以及本人在中医药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专项研究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体会证实,中医药在治疗帕金森氏病中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经过中医药的系统治疗,轻症病人症状可以完全消失;中症病人症状显着减轻,长期缓解;重症病人的症状可获得部分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如果不是通过增加脑中生物酶的含量,提高酶的活力,保护黑质免受进一步的破坏,病人的症状不可能获得根本性的转变,更难以长期缓解。中医药之所以能够逆转甚至治好帕金森氏病,一定是通过延缓黑质变性的进程,保护并重新恢复其产生多巴胺的功能,延缓大脑衰老过程,全面恢复脑功能才得以实现。这与西医的拮抗性、替代性、刺激性和毁损性等治疗措施,有着根本的不同。这就是说,中医药在对因治疗帕金森氏病方面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中医药已经攻克了世界医学的又一道难题。
在心肝脾肺肾五脏中,就其地位和作用来看,肝肾二脏尤为重要,肾者命之根,肝者生之本,肝肾刘f人体的重要性就如同水之源泉、树之根本。肝肾之间还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中医称之为“肝肾同源”。肝在五行属木,肾属水,水木之间是水生木的母子关系,肝本需要肾水的滋养、涵养,如果肾水不足甚至枯竭,肝木得不到滋养,肝木就会出现各种病理现象,肝主筋脉,肾水隧乏,肝阴如无源之水,筋脉失养,可见肢体震颤、筋脉拘急、肌肉强直、关节屈仰不利、运动减少等病症,中医就称这种病理改变为“水不涵木”。就一般情况而言,肾亏往往较肝虚为早,肾亏在前,肝虚在后。《素问·上市天真说》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七八肝气哀,筋不能动。”《素问·至真要大论》更是明确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掉即震颤,收引即筋脉拘急、肌肉强直、关节屈伸不利。《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五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堕,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着,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这节经文应该说是对震颤麻痹病症的最早认识,不仅形象描绘了该病的特殊姿势,对其本质的认识更是入木三分。
“肾者主蜇,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夫精者,生之本也”(《索问·金匮真言论》)。肾脏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根源,以称肾??忍熘?尽I鲋鞴巧?瑁?晕?柚?担?撬琛⒓顾琛⒛运杈?粲谏鲋芯??????虼耍?鲋芯??氖⑺ィ?唤鲇跋旃堑纳?ず头⒂???乙灿跋旃撬琛⒓顾韬湍运璧某溆?头⒂?D晕?韬#?鲋芯??溆??蛩韬5醚??缘姆⒂?徒∪??湍艹浞址⒒悠洹熬?髦??钡纳?砉δ埽?粗??鲋芯??蛔悖?蛩杌??肥а??佣?纬伤韬2蛔恪⒛粤Π?恕⑿榉缒诙?炔±碜刺?S纱丝杉??鲋芯??ゼ跤肽宰橹?牟±砀谋浜痛竽宰怨δ艿囊斐S凶胖苯庸叵怠?
中医认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肝为肝脏,主动,主疏泄,调畅情志,喜调达恶抑郁。肝主筋脉,“肝气衰,筋不能动”。而运动功能、情绪活动均为大脑神经的功能,肌肉筋腱受到神经的支配,不论是人体肌肉活动过度,或是人体运动减少,中医认为皆与肝的异常有关。这就明确指出肝与大脑、神经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说,中医学肝的功能也就是对大脑和神经功能的一种概括。中医学还认为肝体阴而用阳,肝阴的不足是肝的运动功能出现异常的重要原因。
相对西研究面临困境,甚至定论帕金森氏病为不能根治的终身性疾病的现状,中医药治疗可谓独辟蹊径、别开生面。中医药治疗帕金森氏病不仅没有西药的副作用,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帕金森氏病具有治本作用。中医认为,中老年人五脏皆亏,以肝肾之阴亏尤为严重。《内经》云:“年过四十,阴气自半”。笔者在总结多年来广大中医工作者运用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有益尝试,以及本人在临床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体会的基础上,以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关论述为理论依据,提出该病的本质是肝肾亏损,阴亏阳亢,水不涵木,虚风动内动。那么脑神经和中医学的肝肾有什么关系呢?帕金森氏纳是一种脑组织局部黑质的异常改变,为什么说是肝肾亏损,虚风内动呢?
西医认识到年龄增长出现的哀老与本病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系,40岁人体的健康状况达到顶峰,以后就开始衰退。人体衰老是从中枢大脑开始,以大脑衰老为最严重,而且这种衰老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加剧,呈进行性发展。而本病多从40岁开始起病,而50~70岁是发病高峰,西医虽然认识到中老年人各脏器的功能都在逐渐哀退,而如何延缓这种衰退的进程,却实无良策,相比之下,中医药在延缓衰老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其研究源远流长,并对伴随衰老出现的老年性疾病也有很深的造诣。
是什么原因引起黑质细胞过早过快地异常减少呢?有学者进一步提出黑质细胞的破坏是由于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的含景下降、活性降低,不能及时消除儿茶酚胺的代谢产物过氧化氢,造成过氧化氢及其他毒性产物的大量蓄积,导致黑质神经细胞的破坏,多巴胺的合成减少。而在正常人此两种酶的含最极多,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震颤麻痹病人此两种酶的含量减少更显着。根据这个学说,只要能够增加这两种酶的含量,提高这两种酶的活力,及时消除黑质“污染”,就有可能阻止黑质的继续变性,其至重新恢复其产生多巴胺的功能,如果能够实现这个突破,就为这一世界医学难题的最终解决开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纪元。
不过,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正常人黑质细胞可随年龄增长自然减少,20岁时黑质细胞数为42.5/万个,80岁时可减少至20万,而震颤麻痹患者的黑质细胞数少于10万个,可见,由于某种原因引起黑质细胞异常迅速减少,最终导致了震颤麻痹的发生,而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黑质细胞一直在减少,减少的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黑质减少得越多,病情也就越严重,而病情越严重,提示黑质细胞减少得越多。如何挽救正在变性的黑质细胞,保护残余的尚未变性的黑质细胞不再继续变性,一直是医学界无数专家正在潜心研究、积极探索,但至今尚未攻克的一个重大遇难问题。
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帕金森氏病是由于大脑黑质不明原因地持续变性坏死而引起的锥体外系常见疾病,黑质主要产生抑制性神经递质多巴胺,由于黑质进行性变性,多巴胺的生成显着减少,而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则相对增多,二者失去平衡,进而产生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姿势异常等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的症状。目前从西医角度来看,引起黑质变性的原因还未明了,因此西医还无法对因治疗,只能采用胆碱能神经拮抗剂如安坦;外源性多巴胺制剂的终生持续性补充(又称替代疗法)如左旋多巴、美多巴、帕金宁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停、协良行等;脑立体定向手术捣毁产生乙酰胆碱的苍白球、丘脑腹外侧核等对症治疗,暂时减轻症状。各种药物及手术治疗虽能使病人的症状在一定时间内获得一定程度的好转,但皆不能阻止本病的持续性进展,且长期服药都存在着疗效减退、剂量增加或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和依赖性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这些西药或手术对黑质变性这一根本病变没有任何作用,因此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一种不能根治并逐渐加剧的终身性疾病。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症是怎样的?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症有效不?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症又能治好不/。 帕金森氏病,又名震颤麻痹,以肢体静止性震颤和肌强直为最主要的特征,中医学认为,风盛则动,因此取类比象地把这种表现列入风证,因其产生于人体内部,与感受外风有别,称内风或风气内动,责其主要原冈是由于机体虚亏过度,“精气夺”所致,因此其性质是虚风内动,而且主要责之于肝肾亏损,阴虚阳亢。中医药治疗帕金森氏病的机理,概括地说,就是通过补肾养肝、滋阴潜阳,使亏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纠正,促使阴阳重新取得平衡,消除了病因,不仅能够延缓病情持续进展,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病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