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以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为主要表现的帕金森病,因海内外数位名人罹患而为大众熟知。这些政治、文艺、体育等领域的翘楚,虽然生活环境等后天因素迥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即发病年龄都已达到60岁左右的中老年时期,这正是帕金森病的高发年龄。相对于本市人口预期寿命(去年为81.28岁),60岁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精力依然旺盛,是人生的又一个黄金时代,许多病人很难面对和接受人生的美好就此戛然而止的现实。
就目前的医学水平来看,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病,无法彻底治愈,需要长期用药控制。真正让患者对生活逐渐丧失信心的是,作为使用最广泛的传统帕金森病治疗药物,左旋多巴类药物虽然能控制震颤等运动症状,但用药5年后将近一半病人会出现“剂末现象”“异动症”等运动并发症,如身体不由自主摇摆、点头等,并且药物疗效逐渐减退。为此,当前治疗帕金森病的策略是给刚发病的相对年轻患者尽可能推迟使用左旋多巴类药物,早期选择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森福罗(普拉克索)、泰舒达(吡贝地尔)等既能有效控制震颤,并减少运动并发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又能同时缓解患者抑郁、情绪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的药物。国内外《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已收录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并推荐此类药作为治疗的首选,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让漫长的老年生活重新焕发光彩。
现在,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价格比较昂贵,又需长期服用,希望这类疗效显著的药物能进入医保覆盖,以加强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社会保障力度,使更多患者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