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泌尿系统 > 尿失禁 > 正文

尿失禁的中医治疗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3-0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半也”。在此疾病中,根据这一论点,通过四诊合参,审证求因,认为本例患者年近50,肺肾当衰,精血内虚,气化不利。按“治疗必求其本”的原则,宗三焦将两藏合六腑之意,采用党参黄芪五味子为主药以收敛耗散之气。白术以健脾气,可得“脾气散精,上输于肺,以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水之能气化全赖命门的蒸腾,肉苁蓉、巴戟、补骨脂以补肾,釜底加薪,以助膀胱气化。山药、菟丝子、山萸肉养阴和阳,以遂其条达之气。诸药合凑,肺肾得补,脾气得舒,气血调和,开阖有度,使20年之疾霍然而愈。   按:遗尿、尿漏一证,从中医角度来看,与肺、脾、肾的关系极为密切。《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肺主气,为水之上源,肺气虚必然影响水之运行。故有癃闭,遗溺等症;而肾为先天之本,与膀胱相表里,开窍于耳,主司二便。肾阳气旺,下可温煦膀胱,行气化水。倘肾阳不足,则命门火衰,阴气极盛,故仲景有“下焦竭则遗溺失禁”之语。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阳健旺,自可制水升清降浊。《灵枢·口问》有“中气不足,溲使为之变……”之言。总之小便的正常与否,虽然属于水道而决定于肺肾两脏之气的盛衰,脾阳的健旺与制水也是息息相关的。
  服上药5剂后,病情大减。头晕口干,困乏均有好转。小便每2小时1次。药中病机,效不更法,再步前方加补骨脂15g、白术20g,服药20余剂后,诸症消失,小便次数恢复正常。
  尿失禁的中医治疗一般认为,正常时女性膀胱颈和近尿道位置在盆腔内,盆底肌肉、膀胱颈后尿道周围筋膜及韧带的支持是维持膀胱颈后尿道于正常位置的关键所在,肥胖、生育和年龄增加使盆底肌肉松弛,或进入老年后,尿失禁的中医治疗女性激素水平下降,黏膜萎缩,括约肌松弛,均可导致女性尿失禁。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脾肾亏虚,肾气不固所致,当以健脾益肾,固摄升提为治,采用内外合治法治疗本病,多可获效。处方:党参25g、黄芪40g、五味子40g、菟丝子25g、肉苁蓉15g、巴戟20g、牡蛎50g、桑蛸25g、益智仁15g、山萸肉10g、甘草15g。
  尿失禁的中医治疗尿失禁是指女性尿液不自主从尿道口流出为主要症状的妇科临床常见多发病。据统计,我国成年女性尿失禁发病率为46.5%,60岁以上者发病率达52%,其不仅给女性带来工作及生活上的烦恼,还给诸多女性带来心理障碍。

下一篇:尿失禁怎么治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