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控制尿液新观点”的提出,以及新手术术式的设计和定型,是我国泌尿外科界领先世界的原创性研究。它使前列腺术后
尿失禁和外伤性尿失禁的患者从此可以像普通人一样正常地生活,再也不必忍受小便失禁带来的不便和痛苦。
而在新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创建的“功能性尿道重建术”不需要任何人工材料,它主要通过切除“冰冻尿道”的瘢痕,建立足够长度的有弹性的功能性尿道,来解决前列腺术后尿失禁问题。这一手术目前临床疗效初见曙光。
由于后两种方法都采用了人工材料,导致手术并发症多,尿道受压坏死率和发生感染率分别达5%和3%,综合并发症的发生率甚至高达30%以上。此外,人工尿道括约肌价格昂贵,每套装置约需人民币8~10万元,并且只能使用10年。
手术后尿失禁的治疗方法---③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将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人体,人为地控制尿液的排除,有效率达90%(治愈75%,改善15%)。
手术后尿失禁的治疗方法---②球部尿道悬吊术:就是用特殊材料将尿道悬吊,增加尿道张力,控制排尿。该法不能解决尿道狭窄的问题,其治疗有效率也只有75%(67%治愈,8%改善)。
手术后尿失禁的治疗方法---①经尿道腔内注射法:就是往尿道黏膜中注射胶原蛋白或泰福龙,使尿道张力增加,控制排尿。该法治疗总有效率只有38.7%,而达到完全尿液控制者仅8.1%。
新观念引出新术式 目前国内外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和外伤性尿失禁的方法较少,主要有3种:
经过进一步研究,我们还发现前列腺术后之所以出现尿失禁,是因为手术引起了功能性尿道的损伤,继而使尿道发生纤维化,最后变硬形成“冰冻尿道”。排尿时,这种尿道不能扩张,出现排尿困难;储尿时,尿道不能被盆腔压力和尿道外括约肌压闭,形成尿失禁。
研究还发现,重建后的尿道长度与术后尿失禁也有着密切关系,新尿道足够长,则不出现尿失禁;新尿道不够长,则有出现尿失禁的倾向。由此,我们于2000年在国际上提出尿道控制尿液的新观点:“在尿道外因素(肌肉神经支配、盆腔压力)正常的条件下,功能性尿道的长度和弹性是尿道控制尿液最重要的因素”。
找准发病环节 男性前列腺术后尿失禁之所以迟迟不能攻克,很大程度上受了传统理论的影响。传统理论认为,尿液控制主要由尿道内、外括约肌完成,如果尿道外括约肌损伤必然导致尿失禁。而新近研究却发现,
前列腺增生术后有尿失禁的患者,尿动力学检查其尿道外括约肌只是轻度受损,有些甚至正常;相反,采用腹会阴联合切口治疗的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患者,按理说已损伤了尿道内、外括约肌,但是绝大多数患者都未出现尿失禁。
据统计,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为0.5%~2.6%,
前列腺癌手术后尿失禁发生率是15%~30%。由于发生机制不清,治疗方法少且疗效不佳,男性尿失禁被喻为泌尿外科领域的“世界难题”,有关的文献报道也较少。那么,这个病是否就无法医治呢?答案是否定的。
男性前列腺术后尿失禁和外伤性尿失禁,都是外科手术后并发的尿失禁。这类患者既有尿失禁,又可有成次排尿。排尿时由于尿道狭窄,出现排尿困难;储尿时尿道又不能完全关闭,使尿液从膀胱涓涓流出,不分时间,不分场合,浸湿床单被褥,污染衣裤鞋袜,让患者痛苦不堪。
术后尿失禁 治疗有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