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底部肌群松弛所致
尿失禁盆底肌群的张力是协助尿道括约肌控制膀胱尿溢出的另一重要辅助力量。生育期分娩次数多、难产、
会阴裂伤愈合不良、身体过于消瘦等因素,都可造成盆底肌肉张力骤降。这是中老年妇女发生张力性尿失禁的另一主要原因。这类患者,应该首先治愈影响健康的慢性疾病,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再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盆底肌群锻炼。最简便的方法是每天晨醒下床前和晚上就寝平卧后,各做100次收缩肛门和上提肛门活动(如同大便结束后的肛门收缩),可以明显缩短尿失禁治愈时间,防止复发。
尿道内口慢性炎症纤维化所致尿失禁这类患者几乎都有久治不愈的慢性后
尿道炎和
膀胱炎病史,以致尿道内口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变硬、收缩造成内腔狭窄,妨碍膀胱尿排尽,同时存在的炎症水肿使尿道内口更加狭窄,逐渐增多的残余尿和加重的炎症刺激引起尿失禁。事实证明,这种病变完全依靠抗感染药物治疗,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同时用尿道扩张术才可获得永久治愈。
除此之外,尿道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后,防御致病微生物上行感染的免疫力随之下降。因此,张力性尿失禁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率极高,在进行雌激素替代疗法时必须加用抗感染药物,才可在短期内获得满意疗效。
当然,不同年龄和不同个体对雌激素的敏感性也不同,用药量太少无效,超量则易产生副作用,应该在经验丰富的专家指导下进行。既往患过
子宫内膜癌、乳腺癌、
宫颈癌、
卵巢癌的人则不宜使用或慎用。
2.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现在,世界各国专家都积极主张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补充
更年期妇女体内雌激素不足,以防治老年性
阴道炎、张力性尿失禁、
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骨质疏松症和
骨折,并已获得显着成果。有些已经
绝经的老年人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之初,会出现少量“月经”现象,对健康无碍,仍可继续应用,稍后多可逐渐消失。
1.继续保持有规律的性生活。更年期绝经后妇女继续保持有规律的性生活,能明显延缓卵巢合成雌激素功能的生理性退变。但我国的中老年妇女大多不愿意过性生活,她们大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老年人不该也不再需要性生活。其实现在大量研究资料证明,妇女性生活可以持续至70周岁以后,能坚持这样做的人群,张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显着下降,又可防止其他老年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健康水平。还有些老年妇女误认为,绝经后性交会引起宫颈癌,这是毫无根据的猜测。现在的研究资料揭示,妇科
癌症的发生与过早地开始性生活有关,中老年妇女继续进行有规律的性生活,反可使这类癌症发病率显着降低。当然,更多的妇女是因为绝经后阴道分泌液太少,性交干涩痛明显,才不愿意过性生活。这种情况可以在性交前于小阴唇内侧和阴道口涂些液体石蜡油加以湿润,避免性交时的摩擦痛。
此种情况的防治需做到以下几点:
在女性尿道和膀胱颈口黏膜上皮组织中有很多雌激素靶细胞,青壮年时期在体内较高雌激素水平的作用下,黏膜上皮组织细胞增殖、增高形成黏膜皱襞,协助阻止膀胱尿溢出。进入更年期后,卵巢合成雌激素的功能大幅度降低,尿道及膀胱颈黏膜萎缩、皱襞消失,因而发生张力性尿失禁。因病切除双侧卵巢的青年妇女,也会因为雌激素水平过低造成张力性尿失禁。
张力性尿失禁在女性尿道和膀胱颈口黏膜上皮组织中有很多雌激素靶细胞,青壮年时期在体内较高雌激素水平的作用下,黏膜上皮组织细胞增殖、增高形成黏膜皱襞,协助阻止膀胱尿溢出。进入更年期后,卵巢合成雌激素的功能大幅度降低,尿道及膀胱颈黏膜萎缩、皱襞消失,因而发生张力性尿失禁。因病切除双侧卵巢的青年妇女,也会因为雌激素水平过低造成张力性尿失禁。
体内雌激素过低所致张力性尿失禁女性尿道很短,只有3~5厘米,无生理弯曲形成的阻力,尿道外括约肌又很薄弱,不能完全控制膀胱尿道溢出,需有尿道黏膜皱襞的辅助作用才能防止张力性尿失禁。
根据上述特点和简单的
妇科检查就可明确诊断,轻者应用子宫托便可改善尿失禁症状,较重者则应住院进行子宫下垂和阴道壁膨出矫正手术。
张力性尿失禁子宫下垂引起的张力性尿失禁此种情况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有多次分娩或难产、分娩时会阴切开愈合不良病史,或为站立工作和重体力劳动者,或具有尿失禁和排尿不尽感同时存在的症状特点,或有慢性膀胱炎久治不愈的病史。
1.张力性尿失禁平时养成大小便后由前往后擦手纸的习惯,避免尿道口感染;2.性交前,夫妻两人都要先用温开水洗净外阴,性交后女方立即排空尿液,再清洗外阴一次;3.若性交后发生
尿痛、
尿频,立即口服抗尿路感染药物3~5天,便可在炎症初期快速治愈;4.既往反复发生尿频、
尿急、尿痛,现在出现张力性尿失禁者,需请泌尿外科专家诊治,如为处女膜伞增厚所致,通过门诊小手术就可获得永久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