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泌尿系统 > 尿毒症 > 正文

各种肾炎与尿毒症的关系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8-30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1.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临床表现相似,而病理改变不一,预后不尽相同的免疫性疾病。
  临床以病程长,病情缓慢发展,症状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为其特征。大多数慢性肾炎的病因尚不清楚,由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迁延不愈,病史超过1年以上或痊愈后若干年又出现临床状者,仅占15%~20%。相当数量的慢性肾炎患者起病隐匿,开始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肾脏病变却缓慢发展,当感染或劳累后才出现症状,成为慢性肾炎者占50%~70%,这可能与长期、慢性、隐匿的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等感染有关;另外极个别情况是通过非免疫机理产生的,如某些药物、重金属、毒物、放射线、有害气体等的接触,也可与本病的发病有关。
  慢性肾炎是内科常见多发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其中以青壮年多见,男女之比为2:1。本病常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逐渐不停地破坏肾单位,终于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在引起终末期慢性肾衰的各种病因中,慢性肾炎居首位。
  2.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病因及发病不一、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为主症状的肾小球疾病。本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以链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肾炎最多见。除此,其它原因如细菌、病毒、霉菌、原虫等感染后亦可引起急性肾炎综合征。
  急性肾炎为内、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学龄儿童最为多见,青年次之,中年及老年较少见。病程多在一年以内,有自发缓解趋向,大部分预后良好,但少数病例急性期死亡,部分病例病程迁延,尚不能排除转入慢性肾炎的可能性。
  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进性肾炎。本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临床从急性肾炎起病,肾功能急剧进行性恶化,未经治疗者常于数周或数月内发展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出现尿毒症.
  4.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是指症状及体征不明显,病程绵长,反复发作,病因病理改变多样,有轻度的持续性或间断性蛋白尿和/或血尿(有时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的一类肾小球疾病。本病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链球菌、病菌等感染有关。
  本病发病率迄今各家报导不一,发病年龄以20~30岁为多,男性多于女性,由于本病一般无特殊症状及体征,大部分患者是在诊断其他疾病或体格检查时被发现。隐匿性肾炎大部分起病隐匿,病程漫长,多数人预后较好,但亦有发展为尿毒症者。
  5.iga肾病 
  iga肾病是指肾组织免疫荧光检查有大量iga或以iga为主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以血尿为主。本病的病因目前尚未明了,一般认为该病属免疫复合物疾病,与感染、饮食及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发病率在我国约占肾小球疾病的26~40%。男性多于女性,好发年龄在10~30岁之间。近年的临床资料表明iga肾病预后并不如以前想象那么良好,约有15~20%病人在10年内最终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特别是iga肾病的临床表现有高血压或肾病综合征者,往往提示组织学改变严重,预后较差。
  6.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简称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最常见的内脏损害,由免疫复合物在肾脏沉积而引起,其最主要病变在肾小球,而肾小管和间质病变也很常见。临床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浮肿,在病程中缓解期与临行发其交替出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将出现尿毒症。
  7.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是肾实质及肾盂盏系统细菌侵袭而引起的感染性疾患,属于尿路感染的范畴,又称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可分为急、慢性两种。急性肾盂肾炎起病急聚,突然畏寒或寒战,随之高热,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腰痛,或尿频尿急尿痛。慢性肾盂肾炎多由急性肾盂肾炎未能积极治疗转变而来,一般病程超过6个月以上者为慢性。其症状表现复杂,轻重不一,不的常无明显症状,仅有细菌尿和尿中少量白细胞及蛋白;有的仅表现有疲乏、不规则发热,腰酸等;有的可有长期反复发作尿路感染病史,发作时呈急性尿路感染症状;亦有部分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完全无尿路感染病史,肾功能衰竭是病者最早就医的表现。慢性肾盂肾炎病程可持续数年或数十年之久,最终可逐渐产生肾功能衰竭。
  8.间质性肾炎
  间质性肾炎是一组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以肾脏间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肾脏疾病,由于间质性肾炎几乎都有肾小管受累,因而近年以“肾小管一间质疾病”来替代间质性肾炎这个名称。本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二类,急性者多由感染、药物过敏、急性缺血或中毒等引起,特征是肾功能急剧减退;慢性者大部分则因伴尿路梗阻的复杂性慢性肾盂肾炎、药物、代谢性或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特征是起病隐匿,肾功能减退逐渐发生。间质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病,据近年肾活检和尸检的资料统计,急性肾小管间质疾病的发生率为1.1~1.7g,慢性为0.2%。本病是导致肾功能减退的常见原因,据统计,约10~25%的急性肾衰和20~40%的慢性肾衰是由间质性肾炎所引起的。
  9.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是由于机体对某种物质过敏导致全身小血管受损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皮肤、粘膜、关节腔或内脏器官都可发生出血,因出血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临床以皮肤紫癜为主要症状,还常有关节肿痛、腹痛、血便、血尿等症状。本病的肾脏损害大部分都能完全恢复,少数可转为慢性肾炎,甚至尿毒症。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