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
尿毒症发生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最需要及时预防的就是各种原发
肾病的早期,及时治愈或控制住病情,可大大减少尿毒症的发生,或延缓尿毒症的出现,延长生命!
肾本身的疾病是引起尿毒症发生原因的直接因素,如慢性肾小球
肾炎,肾盂肾炎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肾疾病如
高血压性肾硬化,系统性
红斑狼疮等;以及尿路阻塞等引起肾实质严重损伤,大量肾单位破坏,造成严重肾功能障碍时都可出现尿毒症。尿毒症有如下临床症状:恶心、呕吐、
腹痛、
腹泻、便血(消化系统尿毒症症状);心力衰竭、心包炎和胸膜炎(循环系统);
贫血和出血(造血系统)、低血钙、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营养不良和囊状纤维性骨炎(骨骼系统)。
慢性肾衰导致尿毒症的尿量可以很少,也可以正常,甚至增加。尿中有无蛋白质主要取决于原发病。尿液重量克分子渗透压浓度可以很低,尿钠浓度可为40~90毫当量/L,尿中尿素浓度常常是血清尿素浓度的10倍以下。慢性肾衰进入终末期,尿中蛋白质含量可以很少,尿量很少,甚至无尿。尿毒症患者最好在有尿量的时候治疗,因为人们常说:“有一分尿量,就有一分肾功能;保一分尿量,也就保一分肾功能。”
尿毒症患者尿量的改变急性肾衰少尿期24小时尿量少于400m1,尿中可能有少量蛋白质,尿液重量克分子渗透压浓度一般为280~300毫渗量/kg。尿钠含量常常大于40毫升当量/L,正常尿中尿素浓度约为血清尿素浓度的12~15倍,而尿毒症时只有2~3倍。急性肾衰多尿期,尿量可达35L/日。
引起尿毒症发生原因很多。尿毒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肾功能丧失,体内代谢产生的氮质废物不能排出体外,在机体内蓄积和水电平衡失调、水潴留、电解质紊乱引起尿毒症的常见原因,也是肾脏本身的疾病和损伤。肾前性肾衰尿毒症的原因常常是由于心力衰竭或其他原因引起血压下降、肾灌注不足引起的。肾后性肾衰尿毒症的主要原因是尿路梗阻和尿液返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