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脑溢血 > 正文

小儿出血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1-2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病理] 尸检发现小儿原发性脑出血系由微小动脉瘤样血管畸形破裂所致,因此并非真正的原因不明。只是因这种动脉瘤太小,用血管造影和CT扫描不能发现。小儿出血部位大多在大脑皮质下白质内,其中额叶占31.3%,颞叶占28.2%,顶叶18.2%,顶颞及顶枕叶9.3%。白血病所致的脑出血的组织学改变是同心圆状出血,也互相融合成大片状出血灶。再生障碍性贫血所致的脑出血,基本上是白质内的渗血,并能扩散成肉眼可见的大出血灶。细菌性心内膜炎所致的颅内细菌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其脑内血肿多发生在额叶及颞叶,前者为大脑前动脉瘤及前交通支动脉瘤出血所致,后者多为大脑中动脉瘤及颈内动脉分叉处动脉瘤破裂所致。胎龄小于32周或体重低于1500g的未成熟儿之15%-25%有小脑内出血。
[临床表现] 小儿脑出血大多和成人一样,起病急。表现为突然头痛(86.5%)、偏瘫(75.7%)、意识障碍(67.6%)、失语、呕吐(各占35.1%)、癫痫发作(32.4%)、偏盲(24.3%)等,也可有两眼向出血侧凝视、瞳孔不等或伴有消化道出血等。小儿的原发性脑出血较少见,因其为微小的动脉瘤样血管畸形破裂所致,与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脑出血相比起病相对缓慢,症状也较轻,易误诊为颅内肿瘤。未成熟的低体重儿易于发生小脑内出血与小脑的毛细血管发育不成熟而易于破裂有关,窒息和外伤则为其诱因。本病早期的临床表现常不够典型,可仅表现为呕吐、哭闹和眼震等,当出血量增大压迫脑干时可表现为两眼歪斜或眼球固定,四肢瘫痪,意识障碍,呼吸表浅,甚至枕骨大孔疝形成而死亡。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以大脑半球占多数,少数原发于小脑或脑干。
[病因] 可为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脑瘤以及细菌性心内膜炎所致的颅内细菌性动脉瘤等,还有的找不到明确病因,称为小儿原发性脑出血。新生儿因产钳用力过度可致颞叶小儿出血。
[诊断] 对小儿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并伴有偏瘫、失语、局限性抽搐等定位体征时,若腰穿均匀血性脑脊液或CT有高密度灶即可确诊为脑出血。为进一步寻找小儿脑出血的病因,要检查周围血象和出凝血时间。若周围血象提示有血液病的可能,应作骨髓穿刺,以便确定病因。为明确是否为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所致应作脑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胎龄很小的未成熟儿若出现了呕吐、眼震、眼斜等后颅凹症状也应及时作脑超声检查,以便确诊有无小脑小儿出血。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