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脑溢血 > 正文

心脑血管者用阿司匹林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1-12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王老已年过七十,平时身体十分硬朗,最近却因突发上消化道大出血而住院了。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罪魁祸首竟然是″阿司匹林″。原本老王患有轻度的老年性高血压,长期坚持在睡觉前口服两片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作为预防中风的措施。那么,这与王老的上消化道出血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阿司匹林究竟应该什么时候服用呢?
        早在18世纪时,阿司匹林就作为镇痛消炎药应用于临床,到20世纪70年代才发现它能通过抑制血小板内血栓素a2(txa2)的合成而起到抗凝作用,遂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广泛应用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等血栓栓塞性疾病,其抗栓治疗的疗效已为大量国际性多中心临床试验所肯定。从其药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阿司匹林的血浆半衰期很短,只有15—20分钟;而血管栓塞性疾病多发生在夜间,故此许多医生常中医诊疗网建议患者在睡前服用阿司匹林以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目的。
        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胃肠道反应。它通过失活环氧化酶,抑制了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内源性的前列腺素具有减少胃酸分泌和保护胃粘膜的作用。此外,由于它在体内分解产生水杨酸,而水杨酸对胃粘膜有直接刺激作用。故阿司匹林既直接损伤胃粘膜,又削弱了胃粘膜的保护机制,长期服用可诱发并加重消化性溃疡的发作,甚至引起胃溃疡并消化道大出血。正常情况下,食物在胃中停留4—6小时,睡前已基本排空,此时服用阿司匹林必将面临其双重损害。
        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来看,口服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后,阿司匹林在体内分解产生水杨酸,后者与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结合,产生不可逆性的抑制,导致txa2合成减少,并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从而起到抗血栓的作用。由于血小板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