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28~65岁,平均53.6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0天。全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1.2 方法 1.2.1 治疗面瘫中药内服治疗 药物组成:牵正汤加味[1]。白芍20 g,白芷15 g,白附子6 g,僵蚕15 g,蝉蜕15 g,炒地龙15 g,全蝎10 g,防风10 g,仙灵脾15 g,皂角12 g,川芎10 g,钩藤20 g,黄芪30 g,葛根20 g,红花10 g,蜈蚣(另包)2条。用法:上药除蜈蚣外,水煎3次兑匀分服,每日1剂。蜈蚣放瓦上焙焦,研为细末,分3次用药汤冲服。 1.2.2 治疗面瘫中药外敷治疗 马钱子粉贴敷法[2]。马钱子粉10 g,用适量白酒调成稠糊状,放入密闭容器中备用。风湿膏剪成约1 cm×1 cm大小方块,将适量马钱子粉糊置于膏药中央,贴于阳白、太阳、颊车、牵正、下关、地仓等穴,每次3~5穴位,稍加按压[3]。每日按摩穴位3次,每次5 min,以促进药物吸收。一般贴药后即感面部有牵扯感,感觉越强烈,治疗效果越好。7天一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自觉症状消失,外观完全正常,检查无面神经麻痹征;好转:自觉症状改善,外观见患侧与健侧比较稍不对称,检查尚有明显面神经麻痹征;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4]。 1.4 结果 患者经过最长为4个疗程的治疗后,治愈28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100%。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29岁,2003年10月12日初诊。主诉左侧口眼歪斜2天。2天前劳累1天,第2天晨起觉面部不适,后逐渐口角歪斜,不能闭目。查左侧额纹消失,左眼睑不能闭合,留约2 mm缝隙,左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右侧歪斜1.5 cm。鼓腮时左侧口角漏气,不能吹口哨。诊断:面瘫。采用本法治疗7次后痊愈。1年后随访,面部无任何不适感。 3 讨论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卒口僻。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口?候记载:“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僻。”[5]本病多由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入中经络,气血痹阻,面部足阳明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所致。现代医学认为,风寒导致面神经血管痉挛、缺血、水肿,使面神经受压,神经营养缺乏,以致引起神经变性而致病[6]。僵蚕、全蝎、白附子可祛风、活络、通经脉;配以丹参、葛根、红花可活血、化瘀、追风;佐以仙灵脾、皂角、蜈蚣有兴奋神经的作用。用防风、白芷、白附子、钩藤可祛风散寒,增加组织代谢,减轻炎症和水肿,促进血液循环畅通;用白芍、川芎养血活血祛风;黄芪益气扶正祛风。诸药相合,使邪去正复,风寒得除,经络得养,血脉流畅,面瘫乃愈。用马钱子粉外敷穴位可使药物直接经皮吸收,恢复面部瘫痪肌肉。使用白酒调敷,不仅中和马钱子之寒性,且能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利于药物吸收。故内服、外敷二法同用,可使经络疏通,气血调和,提高治疗效果。
治疗面瘫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