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20克 鹿角胶9克 干姜9克 肉桂9克 赤芍15克 白芥子9克 红花10克 丹参30克 当归30克 甘草6克加减:上肢,加桂枝9克。下肢,加牛膝15克。水煎服寒重,加熟附子9克,制川乌9克气血虚,加黄芪30克,党参15克(或人参5克)
治法: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选用“阳和汤”加减:
1.阴寒型:此型多属早期或恢复阶段。是寒邪过盛、寒凝血瘀,经络阻塞而出现的阴寒阻塞征象。患肢喜暖怕冷,麻木疼痛,出现“早冻足”,遇冷上症则甚,得暖则缓。局部皮肤苍白、潮红、紫红色、触之冰凉,属早期者无溃疡或坏疽;属晚期恢复阶段创口愈合,而寒凝征象仍存。舌质淡、苔薄白,时有齿痕。脉沉细或迟。
根据中医分型、证,在发病过种中不同阶段的矛盾特性,采取不同的治疗法则。因目前中医分开型方法较多,尚不完全统一,有分二型、四型、五型等方法。现根据197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验交流学习班编辑《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防治手册》将本病归纳五种类型辩证诊治。
那脉管炎吃什么药好呢?
患脉管炎的高危人群是吸烟者(尤其是青壮年男性)、精神紧张者、营养不均衡、寒冷潮湿地区居民、家族遗传因素。绝大多数发生于20-40岁的男性,女性很少见。
脉管炎吃什么药?不知道脉管炎吃什么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