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骨病 > 颈椎病 > 正文

睡醒觉后头很疼,连颈椎也疼,是颈椎病还是脑袋?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2-2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估计是落枕了

有个土方法 不过不能让患者知道 就是别人突然转一下你的脖子 就好了 真的 不过你知道了 想必你会有防备的


去中医按摩。


用木梳子往下按摩几下,很快就好了。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品尝”过落枕的滋味,人的一生当中难免不发生落枕。只是,有的人认为落枕是小毛病,没必要过多关注,或者贴上几张风湿止痛膏,三两天症状就能自行缓解。其实,这种看法有失偏颇。要弄清个中缘由,还得从落枕原因谈起。
一般人都认为,落枕主要是由于睡眠时颈部姿势欠妥,枕头使用不当,致使颈部一侧肌肉、关节和韧带较长时间地受到过度牵拉,造成急性软组织损伤;或是睡眠中未注意保暖,致使颈部一侧的肌肉受风着凉,寒冷刺激引起局部肌肉痉挛性疼痛导致。这些看法似乎不错,然而最近有关专已芯咳衔??湔聿⒉唤鼋鲈谒?呤狈⑸??魏问咕辈考∪饫屠刍蛘咄环⑿运鹕司?煞锤匆?鹇湔怼;加芯弊挡∈保?弊倒亟诘拇砺乙不嵋?鹇湔怼4诱庵忠庖迳辖玻?锤绰湔硎蔷奔÷?岳退鸬慕峁?6杂诓∏榻锨岬幕颊呃此担?行┞湔硎强梢宰孕谢航獾模????玫貌怀沟谆蛉菀赘捶ⅲ?斐上肮咝月湔怼7锤捶⑸?穆湔恚?搅艘欢ǔ潭龋?突嶙?湮?奔±退鸹蛘呔弊倒侵试錾??鞘币?耆?指茨讯染痛罅恕R虼耍?湔砻?∷湫。??膊豢傻认惺又???笆敝瘟疲?绕涫浅醮温湔碚撸???沟赘?巍D壳埃?瘟坡湔沓S玫姆椒ㄓ姓刖摹?茨Α⒗砹疲?獠琳?旎ㄓ汀⑼馓?雇锤嗟取?
常言道:治病不如防病好。预防落枕并不难,关键是坚持做好以下三方面:首先,准备一个好枕头。按人体颈部解剖生理特点,一个适宜的枕头既不能太高也不宜太低。应掌握在10~15厘米为宜。枕头也不能太宽太轻,宽度最好在相当于肩至耳的距离即可,柔软度以易变形为度。在制作枕头时,还可加入研细的中药,例如黄芪当归甘草等,以促进颈部血液循环。其次,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睡觉时盖被不但要盖全身,而且还要盖好颈部,将被子往上“拉一拉”。天气炎热时,不要将颈部长时间对着电风扇吹,睡觉不可睡在有“穿堂风”的地方,以免颈部着凉引起颈肌痉挛诱发落枕。久坐伏案工作的人,勿忘颈部保健,要经常起身抬头活动颈部,防止颈肌慢性劳损。第三,补充钙及维生素。钙是构成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要素。足够的钙及维生素。还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有利于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平时应多食用骨头汤、牛奶和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必要时也可适当服用钙片和维生素B、C。

怎样简易治疗落枕




一、病因

多数病人是由睡眠姿势不适当,枕头过高或过低,头部滑落于枕下,使颈部斜向一侧,因此称为“落枕”。也有部分病人历睡眠时感受风寒,造成局部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故又有“落枕风”之称。

二、症状

早晨起床后,即感颈部酸痛,强硬不适,颈部俯仰、转动不能自如,并没有多歪向一侧,动则牵涉肩背疼痛加剧。多表现为颈部一侧肌肉紧张,触压时局部可摸到条索状的阳性反应物,并有压痛。跟班治疗不适当或反复发作可导致颈椎疾患,故应急早治疗。

二、按摩手法

病人端坐于方凳上,医者站于其后或一侧。

1. 用拇指自上而下在颈部做推法数次,以理顺筋肉。

2. 用拇指揉拔颈部的压痛点数次。以消散筋结。

3. 一手按住痛点,另一手扶于头顶部,做颈部的屈伸、旋转活动法。其活动范围可逐渐加大,以改善颈部的活动功能。

取穴:风池、颈中、肩井、肩外俞、绝骨、落枕穴。

4 .做颈部的侧扳法和旋转扳动法。以矫正颈部软组织及小关节的位置。具体操作如下:

(1) 颈部侧扳法:病人端坐于方凳上,医者站于其旁(以向左侧扳动为例)。

医者右手虎口张开卡在颈部的左侧,左手扳于头部右侧,向左用力,嘱病人充分放松,两手成相反方向。当侧屈至最大角度时,稍加用力扳动,并可发出“响声”。然后用同法施于对侧。

(2) 颈部旋转扳动法:病人端坐于方凳上,医者站于其后。

医者一手扶于后枕部,另一手扶于下颌部,稍加活动后,嘱病人充分放松,当旋转至最大角度时,两手成相反方向扭转,并可发出“响声”。然后用同法施于对侧。

三、自我按摩

1.用多指(食、中、无名、小指)按揉颈部二十至三十次。

2.捏拿肩筋二十至三十次。

3.缓慢地做颈部侧屈及旋转活动二十至三十次。

以上手法,每日早晚各一次。上述手法也适用于颈部扭伤。

四、注意

1.睡觉时枕头不要垫得过高。

2.在使用颈部扳动法时,应注意角度和力量,切勿猛力扳扭。

3.可用散风活络丸、小活络丹等药物配合治疗。

上一篇:颈椎病的治疗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