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由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临床上应用的相对较短,临床上应注意收集其长期应用可能产生的副反应,以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
医师应尽可能用治疗手段减少EPS的发生,而重要的是在新药研发中要重视5-HT与D 2 受体结合的配比关系,生产出锥体外系反应小或无的药物,降低EPS的临床发生率。
在经典的抗精神病药副反应中,锥体外系反应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个主要障碍,不要低估其严重性,因为它会明显增加TD的发生而使导致复发率和死亡率的增加,促使继发性阴性症状的出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作用受体均为5-HT 2A >D 2 ,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低,尤其是多受体作用的抗精神病药至少在某些方面提示了作用受体与锥体外系反应之间的内在联系。锥体外系发生率降低可减轻阴性症状、运动症状、烦躁不安、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生和改善认知功能。奎硫平与D2 受体亲和力弱,与胆碱能受体几无亲和力,故抗胆碱作用亦轻微,引发锥体外系反应的机会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中最低,既使在高剂量下,其EPS的发生率亦不显着高于安慰剂,考虑其与5-HT2A/D2 受体结合之比为2:1有一定关系,该品无粒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高泌乳素血症的发生率较低,具有极佳的耐受性和服药依从性。
在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病的同时,也会产生副反应,如锥体外系副反应、体重增加、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心源性猝死、QT间期延长等,要引起临床的关注。药理性不良反应是药物药理作用的延伸,与剂量正相关,受受体作用、代谢酶、蛋白结合率、药物相互作用及机体状态的影响。对药理作用不了解,高剂量起步或加量过快,不合理用药都可产生不良反应。临床医师要充分掌握药理作用,恰如其分用好药,并作长期研究,这对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会有好处的。
另外,不同时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目标是不同的。急性期治疗目标:①消除主要症状,争取临床缓解;②预防自杀和冲动行为的发生;③将药物不良反应降到最低,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④为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作准备。巩固稳定期治疗目标:①防止症状复燃;②控制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或强迫症状;③预防自杀;④控制和预防长期药物不良反应;⑤促进回归社会。预防复发的维持期治疗目标:①预防病情复发和恶化;②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③恢复社会功能;④增强应对躯体疾病、心理应激的能力。
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得到及时、系统地治疗,出院后能继续定期门诊复查,按医嘱坚持服药,家庭给予关心帮助,病人能得到家庭、社会良好的心理支持,致使终身不犯病,并能较好地完成原来的工作。这样的病人,一生中只有1次发病,应该说是被治愈了。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被“治愈”后,需要长期坚持服药,避免引起复发的各类因素,即可使疾病痊愈。但并不是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能达到“痊愈”的疗效,一部分患者即使得到及时、系统的治疗,也会残留部分症状。
对门诊服药不配合的患者,应尽量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服药的依从性,保持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治疗,降低复发率。药学工作者除了继续研制新药,还对现有药品作了一些剂型改革,如奥氮平的快速溶解片和短效的肌肉注射剂,奎硫平的粉剂和缓释片以及研制中的盒装颗粒剂;氯氮平普通制剂的100mg片剂已通过FDA审批;利培酮的长效肌肉注射剂和液体口服制剂等,有的已在国内上市,有的在研制和准备上市中。新药齐哌西酮、阿立哌唑目前也已上市。越来越多的药品和剂型为临床医师选择最佳用药方案提供了物质基础。展望未来,它必将伴随临床药理学与药物化学、药剂学的突破性进展促使抗精神病药的临床使用水平日趋成熟,日臻科学,更具有针对性。
有研究将利培酮用于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已有较多报告说,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有较好的抗躁狂效果,显效迅速;氯氮平还是一种较好的心境稳定剂;奎硫平有抗抑郁与抗躁狂作用。老药的新作用已越来越多地被临床采用。
如何能恰如其分地选择药物及最佳配伍达到最好疗效呢?一是有针对性选药,二是选择最佳的联合用药方案。人体内的生化反应是复杂的,理论上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能起到同样疗效,不能不考虑到药物作用于不同机体的恰到好处的那个点。应把选择最合适的单一用药作为第一步,如治疗效果不佳,联合用药作为第二步,一旦因为联合用药不当打乱了作用于机体受体的配比关系,破坏了应有的受体、神经递质平衡,或许治疗效果要大打折扣。所以,医师不应盲目选药,应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疾病的适应关系。联合用药的利与弊,一般地说,联合用药品种越多,剂量越大,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越大。处方时不联合使用被理论与实践证实会降低治疗效果的配伍。影响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各种因素均可导致药物代谢的改变,从而升高或降低血药浓度导致药理作用和毒性的增减,因此临床使用抗精神病药时,特别对药物代谢酶具有强抑制或强诱导作用的药物合用时,注意调整剂量,防治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治疗失败。更多地积累联合用药中有互补作用的病例,从中分析总结出各种抗精神病药对不同个体的最优治疗方案,使药品发挥最佳治疗效果。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药物治疗安全有效,可获得,使用方便,患者对治疗依从性高。根据急性期还是慢性期、以阳性症状为主还是以阴性症状为主选用有针对性的药物,原则上以少剂量开始逐渐递增,逐步增至有效治疗量,待症状得到完全控制后维持原药量治疗3月后逐渐减量,并继续维持治疗,维持治疗量一般以不低于治疗量的三分之二的药物剂量。病人服药不合作时可短期应用肌注或静脉注射,待合作后改口服。于恢复期及预防期可以口服少量上述抗精神病药物,或口服或肌肉注射长效药物。
精神病药物治疗你了解吗?精神病药物治疗你知道多少?下面为你解说精神病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