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都有遗传倾向)、素质因素(包括身体的强壮程度、对疾病的抵抗力及性格特点等)、理化、生物性因素(如颅脑外伤等各种机械性损伤,中毒、病毒感染等引起的精神异常)、社会心理因素(如生活节奏、家庭结构、环境污染等)、机体的功能状态(如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精神持续紧张等诱发的精神疾病)等。
患精神病时,患者的“知”、“情”、“意”活动出现异常,最主要的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认识活动障碍,产生各种幻觉、妄想或令人不能理解的思维活动;情感活动障碍,表现为情感过分高涨,过分低落或淡漠无情,或情感反应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意志活动可表现为兴奋多动,言语增多,或活动减少,或行为举止怪异,令人不可理解。病人可在上述三方面之中某一方面表现明显异常,或三方面都异常。不同的精神疾病有不同的表现。
精神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的正常活动功能发生紊乱,导致感知、思维、情感、注意、记忆、行为意识和智能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异常,出现各种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理性症状,同时出现现时检验能力及社会功能严重下降,且自知力缺乏的一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