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这个栏目能促进大家的精神健康意识,像重视躯体健康一样,重视精神健康, 尤其重视对精神分裂症疾病的理解和认识。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卫生部2002年的宣传口号是:"精神健康:从了解开始"。
同年4月7日,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精神健康是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做好精神卫生的工作,不仅关系到千百万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2001年3月8日,******总书记在致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博士的信中提出,要"动员全社会,努力为精神障碍患者重返社会创造适宜的环境"。
精神疾病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增加社会负担,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编辑本段精神分裂症概述
精神分裂症病程多迁延并呈进行性发展,如早期发现应尽早给予合理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为乐观,少数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不合理,拖延了时间,贻误诊断治疗,使病情缓慢进展,甚至失去了治疗良机,出现精神衰退,成为精神上的残废。上海(1978)对1957~1959年出院的1200例精神分裂症进行了出院20年的随访,预后有四种:属于临床痊愈者25%;显著好转水平者33%;精神症状仍存在,无自知力 ,但有部分工作能力者25%;情况差,包括衰退者占16%,因此应尽早予以诊疗,以求良效。
精神分裂症到目前为止病因未明,好发于青壮年,多发于16~40岁之间,无器质性改变,为一种功能性精神病,本病患者一般无意识和智能方面的障碍,但发作时不仅影响本人的劳动能力,且对家庭和社会也有影响,应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 有位网友她曾经帮助朋友居钟鼓楼张望咨询,通过一段时期的调理,多有好转。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一组精神病,美国六个区的调查资料显示,其年发病率为0.43‰~0.69‰,15岁以上为0.30‰~1.20‰(Babigian,1975),我国部分地区为0.09‰,根据国际精神分裂症试点调查(IPSS)资料,18个国家的20个中心,历时20多年调查3000多人的调查报告,一般人群中精神分裂症年发病率在0.2‰~0.6‰之间,平均 0.3‰(Shinfuku,1992年)。
编辑本段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以下是了解真正的精神分裂症之前人们的认识:
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辅以行为矫正。强制入院、强制用药是必要的,结合劳动教养。
生理机制:大脑前额叶等部位生化水平异常、倒错的神经反射模式的固化
精神分裂的深层根源:先天和后天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可能存在的生命垂危(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状况导致了生本能和死本能的同时出现。
真正的精神分裂症的根源:先天发育不良和后天教养不当,
行为障碍:常有激烈的伤人毁物和破坏一切特别是美好事物的冲动,具有爆发性和严重性
没有爱的能力,只有占有欲
情感障碍:残忍、冷漠、虚伪、恶毒、嫉妒等等,对人对事与常人的反应完全不同,但会伪装。
极度的以自我为中心,其他人都被认为是利用的对象;偏执、顽固
思维障碍:逻辑缺陷,常有前言不搭后语、所答非所问等常人难以理解的表述
妄想:妄想制造出一个超级巨人;表现为对研制机器人、对人类的精神控制技术等极度热衷。
幻觉:幻想自己是超级巨人;表现为极其自大,目空一切,横行霸道,与自身的现实情况完全不符。
真正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主要症状和表现:
真正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基本等同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是一种真正意义的精神病,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绝症。
“精神分裂症”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但不是像以往人们一直所认为的那样存在的。那些症状其实都只是真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态思想和行为的受害者们的受害症状。而真正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患病根源和患病症状都还没有被认识。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以及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一般无意识障碍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