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精神忧郁症﹖抑郁症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精神障碍,伴有焦虑、激越、无价值感、自杀观念、意志减退、精神运动性迟滞和各种躯体症状和生理机能障碍。调查表明,精神忧郁患者的自杀率约为10-25%。某些症状并不典型的抑郁症患者,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及时正确的治疗,以致产生严重的后果。
抑郁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国内外研究提示抑郁症与遗传因素和神经生物化学因素密切相关,同时,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变化对抑郁症的发病也有重要的影响。
新国学网整理
1982年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时点患病率是0.37‰,终生患病率为0.6‰;而1993年则分别上升为0.52‰和0.83‰。这些数字并不能真实反映我国抑郁症的实际情况。近年来,应用新的疾病分类和诊断系统所进行的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我国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10-15‰左右,已与发达国家的统计结果类似。
临床上对精神忧郁的诊断并无困难,但仍然缺少灵敏特异的生物学诊断方法和技术。在治疗方面,应用抗抑郁剂治疗,一般能改善半数以上病人的抑郁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用抗抑郁药治疗效果不佳。目前在药物治疗同时通常合并心理治疗,从而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康复,预防复发。重要的是,不少抑郁病人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治疗,致使病情延误,造成自杀和自残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