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穴位治疗结肠炎 中国的医学,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解释穴道疗法的效果。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记载“气血不顺百病出”的句子。所谓的气血,就是支配内脏的一种能量,而这种能量若流动混乱,就会引起各种疾病。 穴道就是位于能量流动的通路上。这种通路称为“径路”,穴道的正常称法应是“经穴”。内脏若有异常,就会反应在位于那有异常的内脏径路上,更进一步地会反应在能量不顺的经穴上。因此,通过给予穴道刺激,使能量的流动顺畅,而达到治病保健的功效,这就是穴道保健治疗的目的了。 穴道保健治疗法对疾病的治疗,的确有极高的效果,而且,最近也逐渐借科学的方法剖析其效果。 其结论是:穴道疗法之效能是借刺激穴道而调整自律神经达到健体强身为目的的运动。中医认为体内循环系统发生紊乱,就会生病,而这所谓能量紊乱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自律神经平衡失调的状态。 结肠炎的护理 结肠炎是因消化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慢性疾病,据专家介绍结肠炎临床上主要表现有:腹泻、腹痛、粘液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甚则大便秘结、数日内不能通大便;时而腹泻时而便秘,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复发作。 腹痛一般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其它表现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有压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常见的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发热、贫血等。有少部分病人在慢性的病程中,病情突然恶化或初次发病就呈暴发性,表现严重腹泻,每日 10-30 次,排出含血、脓,粘液的粪便,并有高热、呕吐、心动过速、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神志昏迷甚至结肠穿孔,不及时治疗可以造成死亡。 常见的结肠炎有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克隆病、过敏性结肠炎等,那么如何护理结肠炎病人呢?下面介绍一下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结肠炎护理常识之
病情观察 1.根据病情观察腹泻的频率次数和大便的性状。 2.暴发型患者因大便次数频繁,应观察是否有口渴、皮肤弹性减弱、消瘦、乏力、心悸。血压下降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和营养障碍的表现。 3.如病情恶化、毒血症明显、高热伴腹胀、腹部压痛、肠呜音减弱或消失,或出现腹膜刺激症,提示有并发症应立即与医师联系协助抢救。 结肠炎护理常识之
一般护理 1.连续便血和腹泻时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便后温水坐浴或肛门热敷,改善局部循环。并局部涂擦抗生素软膏。 2.需行药物保留灌肠时,宜在晚睡前执行,先嘱患者排便,后行低压盐水灌肠。 3.轻者适当休息,指导患者晚间安然入眠,重视午睡;重型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减轻肠蠕动和肠痉挛。 结肠炎护理常识之
对症护理 1.腹痛应用解痉剂时,剂量宜小,避免引起中毒性结肠扩张。 2.严重发作者,应遵医嘱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血制品,以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3.需行结肠内窥镜或钡剂灌肠检查时,以低压生理盐水灌肠做好肠道准备,避免压力过高防止肠穿孔。 4.指导患者以刺激性小、纤维素少、高热量饮食;大出血时禁食,以后根据病情过渡到流质和无渣饮食,慎用牛奶和乳制品等。 综上所述,结肠炎护理还应做健康指导,向患者讲解此病的诱发因素、治疗后的效果,并保持情绪稳定。嘱咐患者按时正确服药,配合治疗和护理。 治疗用药原则 排泄系统(1) 饮食:充分休息,避免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给刺激性少的容易消化营养丰富饮食,尽量避免含粗糙纤维食物,暂时不吃牛奶和乳制品。适当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补充维生素乙和钙。服铁制剂和叶酸治疗贫血。病情严重,腹泻频繁,营养严重不良的病人,可给一时期胃肠要素饮食或胃肠外营养。 (2) 抗感染药:水杨酰偶氮磺胺吡啶对治疗各部结肠炎,防止并发症有较好疗效。有的引起恶心、呕吐、头痛、皮疹、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肝功能不良。如不见效和有不良反应,可改用甲硝哒唑。新霉素和酞磺噻唑也有效用。 (3) 激素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可的松和强的松可改进全身状况,使病程缓解,排粪次数减少,复发症状减轻和食欲增加。但也有的病人效果不好,并可使溃疡穿孔,出血和愈合缓慢。现在认为应用范围较小,对于急性暴发性或早期发作严重的病人可使症状明显减轻,病情好转;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效果并不满意;促皮质激素单位溶于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症状改进后改用肌肉注射。氢可的松静脉注射,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可给药。皮质激素对缓解症状比可的松效用较好,但维持缓解的效用不如可的松。这种治疗如症状无改进,不应继续超过2周。 (4) 免疫抑制药:硫唑嘌呤,每日1次,可改变病的进程,抑制临床表现,但不能改变基础病,常用于静止期减少复发,也可能中毒,应加注意。6硫基嘌呤(6-MP)与激素合用可减轻症状。 (5) 止泻药:可减少排粪次数,减轻腹痛,常用复方苯乙哌啶、可待因和复方樟脑酊。止泻药物对急性发作的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引起中毒性巨结肠,应慎重使用。也可给镇静药物和解痉药物。 (6) 保留灌肠:常用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炎,可减轻症状,促使溃疡愈合。 其他治疗 大肠水疗治疗结肠炎安全可靠、疗效好! 大肠水疗是当今国际流行的一种改善便秘、纠正腹泻、调节肠道菌群失调、预防肠癌,并有排毒、纠正失调等作用的新型治疗方法。从古至今,中西医皆有大肠是百病之源的理论,食物经消化吸收后代谢成残渣,其中大部分可排除体外,残留在大肠壁上的污垢会积少成多,造成危害。更何况有些人长期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药物副作用、新陈代谢失调、内分泌紊乱、心理精神失常等原因造成便秘。因便秘产生的毒素可通过肠壁重新吸收入血液中,转送到全身造成人体中毒,导致肠炎,肠癌及其他疾病的发生。体内毒素容易使人引发一系列的皮肤疾病,如皮肤色素沉着、过敏,皮肤粗糙无光泽,脸上布满青春痘、黄褐斑等。大肠水疗能使大肠内有一个清洁的环境,以帮助大肠内有益菌的繁殖。它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热门的物理性内调保健自然疗法。 此方清热解毒,散结消痛。大肠溃疡便血患者食用有一定疗效。 一、休息:休息对疾病有很大好处,特别对活动期病人要强调充分休息,减少精神和体力负担。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一般应避免重体力活动。 二、饮食和营养:腹泻期要注意补充营养,又要适当减少饮食中的纤维素成份,像韭菜、芹菜、蒜苔等,要用少渣饮食,以减轻高纤维素成份可能给结肠粘膜带来的机械性损伤。关于结肠炎患者喝牛奶的问题,要看喝牛奶后有无腹泻加重,因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可能对牛乳蛋白过敏,另一方面,有些患者可能因肠道的乳糖酶缺乏服牛奶腹泻。在我国,患有乳糖酶缺乏症的人要比西方为多,因此,对腹泻期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应仔细询问有无对牛乳过敏史,限制乳制品的摄入,有时会起到止泻的效果。 由于腹泻便血、长期摄食过少和吸收营养不良等因素,患者可能有缺铁、叶酸缺乏或贫血、应给予适量补充。一般可经口服或注射补充,运用益气健脾、养血补肾中药也可达增加体质和补充营养的目的,但不要滥补,要辨证用药。长期腹泻者,要补充钙以及镁、锌等微量元素。 三、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重度患者由于大量腹泻、发热,容易有脱水,水盐代谢紊乱和低钾,尤其是用大量激素治疗时,尿钾排出增加,更容易导致低血钾,而低血钾可诱发中毒性肠扩张,因此,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更要注意用药后反应。门诊患者如因病情加重,出现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要及时住院治疗,以便及时静脉补充水,氯化钠和钾盐,纠正水和酸碱平衡紊乱。 结肠炎患者的饮食原则
以腹泻为主的结肠炎患者: (1)应少吃纤维素多的蔬菜如韭菜、芹菜、竹笋等,叶菜类也应适当控制,必要时可采用咀嚼后喝汁液吐渣的方法。 (2)饮食中适当增加瘦肉、鱼、蛋、蕈类等,只要不过多,不太油腻,增加荤食时慢慢增加,用不着担心消化不良等。 (3)豆制品类也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补充来源,但在消化过程中产气较多,容易引起腹胀,据说有在制作时加入滑石粉等以增加硬度的,卫生条件也堪忧,这样的豆腐对身体反而不好。因此个人认为结肠炎患者少食豆制品为好。
急慢性结肠炎患者的饮食原则是 1、食物应以易消化,质软少渣,无刺激性为宜。少渣食物可以减少肠蠕动,使腹泻得以缓解,可进食鸡蛋、细挂面、烂米粥等。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和水果、蔬菜尽量少吃。 2、慢性结肠炎的病程长,经常反复发作,为改善营养状况和肠道环境,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还应在供给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C、维生素B乃铁丰富的食物,以补充体力、滋养身体。 3、多吃此有止泻作用的食物减轻腹泻,再通过综合治疗调理有利于早日康复。如:马齿苋、薏苡仁、扁豆、山药、山楂、乌梅、苹果、荔枝、莲子、糯米、粳米、茨实、藕、火腿、乌鸡、胡椒等 4、适当控制脂肪。在膳食中不要用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调要少用油,采用蒸、氽、烩、焖等方法。忌食猪油、羊油、奶油、牛油、核桃仁等多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腹泻。 5、忌吃产气食物。此病由于反复发作,在结肠粘膜中溃疡、疤痕纤维交替产生,因而结肠内壁的弹性降低,如果多吃的大豆、豆制品、炒蚕豆、白薯等胀气食物,则可能会导致肠内气体充盈而发生急性肠扩张或溃疡穿孔等并发症。 6、忌生冷瓜果。此病患者多为脾胃素虚、肾阳衰弱,如果多吃生冷食物、寒性瓜果,如各种冷饮、冰镇食品、梨、西瓜、橘、柑、香蕉、西红柿、蚌肉、海参、百合汤等,会进一步损伤脾肾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停,同时这些食品本身性质滑利,会加重腹泻腹痛。 7、忌食牛奶及海鲜。腹泻患者食用牛奶、炼乳、虾、海鱼等后易发生结肠过敏,导致腹泻加重。另外蜂蜜及其制品有润肠通便作用,所以也不能食用。 结肠炎的治愈标准 慢性结肠炎的治愈标准,一般来说,必须是大便完全恢复正常,日行1次或隔日1次,粪便成形,不再出现粘冻和腹痛等症状,并经内镜检查,证实结肠粘膜的充血、水肿已经消除时,这时结肠炎才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临床上有不少患者自我感觉症状消失,自己主张停药,这时未经内镜检查,其实疾病还没有完全治愈,这样停药就容易复发的,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并长期保持良好状态。 结肠炎治疗的4个误区 1、腹泻就是结肠炎——盲目服药 2、结肠炎应该消炎一滥用抗生素 3、用药见效后未能巩固——中途停药 4、只重视药物治疗——忽视营养补充和心理调适 注:因字数限制,详细资料请参见参考资料8。
治疗结肠炎的偏方 1、 苦瓜——清热解毒佳品 2、 莲子百合煲瘦肉 3、 大白菜也治病 4、 凉拌茄子能防微血管破裂 5、 大蒜可治慢性结肠炎 6、 中药治疗阿米巴痢疾 7、 黄瓜治皮炎 8、 健身汤 9、 蜂蜜的食疗 10、 巧治声音嘶哑 11、 皮蛋能化痰止咳 12、 烫伤可用生姜治 13、 “三叶糊剂”治疗褥疮效果好 14、 醋泡参椒可治灰指甲 15、 治疗坐骨神经痛良方 16、 颈椎骨质增生食醋疗法 17、 醋治脚臭 18、 女性外阴瘙痒——中药熏洗效果好 19、 美容抗老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