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溃疡性结肠炎其病因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以脾胃虚弱,肾阳亏虚型多见。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脾虚是老年性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之本,而湿盛则是发病之标。人至老年后,生理功能、代谢及形态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适应性、防御能力等均出现不同程度减弱。已有研究表明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精气血津液亏损,五脏功能失调,阴阳失调,整体水平老化,消化系统的功能在逐渐减低。
老年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西医治疗方案上,包括抗炎与调节免疫反应两大方案,用强的松和柳氮磺胺吡啶维持治疗。但由于皮质激素的应用更容易诱发一些老年性并发症,如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或骨质疏松症,因此对老年病人如病情许可应慎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否则会给老年人带来不良后果。另有研究表明,局部应用的激素制剂未证明对远端结肠炎维持缓解有效。
针对老年人的病理特点,迫切需要采取更为安全可靠的防治此病的方法,而中医对此有其独特的优势。(1)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可以全面地分析病情指导辨证施治。老年病人体质衰弱,证候虚实夹杂,应从整体调理,补益脏腑,重视脏腑生克制化关系;(2)实行标本兼治,攻补兼施。既可清其湿滞,同时又能兼顾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施以补脾肾、升清阳;(3)中医施治可以体现个体化用药。老年人症候错综复杂,往往兼有其它脏器的疾病,运用中医辨证,可以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取得更好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不难治疗,但是老年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周期较长,再加上老年人身体的一些特殊情况,例如:自身抵抗力较弱,患病期间精神容易紧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