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肛肠病 > 结肠炎 > 正文

左半结肠炎?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5-06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这2张单子没有冲突.根据目前的检查结果看,是结肠炎.因为你以前的检查结果丢了,所以不好判断你当时的病情.

慢性结肠炎,除了到医院治疗外,饮食调理也很重要。日常饮食宜采用软而容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忌食有刺激性的食物。还可选食一些有抗茵、消炎、清热解毒功效的食物或药物,如马兰头、马齿苋、菊花脑等。在病症间歇期可选食有收敛、固涩作用的食物,如莲子、薏米、芡实、陈仓米等。此外,还可选用以下食疗方。
  1、银花红薯粥:红薯300g,大米200g,金银花15^30g,生姜2片。红薯切成小块或研成细粉,加入金银花(视临床症状轻重酌量)、生姜,按常法煮饭、煮粥均可。每日3餐均吃,要坚持吃,不少于3^4个月,方可逐步收效。
  红薯含大量食物纤维,可加强肠蠕动,其所含的多量维生素E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而含有的大量胡萝卜素对上皮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在红薯饭内加入金银花无疑会增强抗菌、抗炎功能,与生姜调胃和中的作用相结合。腹胀、腹痛症状均可减轻。
  2、马齿苋饭:马齿苋100g,大米250g。马齿苋洗净切细,和大米调和。加水常法煮饭。可早晚服食。连服15日以上。
  本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有效。马齿苋是常用的清热解毒、痢止泻的中草药,也可作食物用。乡间以马齿苋加肉作馅,包饺子、做包子等均可,有防治胃肠炎、细菌性疾等作用。
  3、山药芡实扁豆糕:鲜山药250g,赤小豆150g,芡实米30g。白扁豆、云茯苓各20g。乌梅4枚。先将赤小豆制成豆沙,加适量白糖待用;将云茯苓、白扁豆、芡实米研成细粉。加少量水蒸熟;鲜山药蒸熟去皮,加入茯苓等蒸熟的药粉,拌匀成泥状。将药泥在盘中薄薄铺一层,再将豆沙铺一层,如此铺成六七层,成千层糕状,上锅再蒸。待熟取出。以乌梅、白糖熬成浓汁。浇在蒸熟的糕上,即可食用。
  山药益气健脾治本,芡实固涩。白扁豆、云茯苓助山药,乌梅配伍芡实收敛。本方标本同治,而更适宜于疾病缓解期食用,能健脾止泻,但抗菌、消炎、解毒功能稍差。
  4、荞麦山楂石榴饼:荞麦面1000g,鲜山楂500g,橘皮、青皮、砂仁、枳壳、石榴皮、乌梅各10g,白糖适量。先将橘皮、青皮、砂仁、枳壳、石榴皮、乌梅加适量白糖。用水1000mI煎煮。30分钟后滤渣留汁。鲜山楂煮熟去核碾成泥状待用;荞麦面用药汁和成面团。将山楂泥揉入面团中。做成小饼烤熟。每日2次,1次1块即可。以上配量是1剂量,服完后可继续再做。
  荞麦又名净肠草,有清利肠道污物之效。山楂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石榴皮止泻收敛。橘皮、青皮、枳壳均重在通腑理气。故本方具有舒肝理气,扶脾止泻作用,亦适合于在疾病缓解期服食。
  (一)
  【辨证】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治法】补中益气止泻。
  【方名】益气汤。
  【组成】黄芪12克,薏苡仁12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血余炭10克,赤石脂10克,白芍10克,白术炭6克,陈皮炭6克,柴胡6克,厚朴6克,黄连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施今墨方。
  (二)
  【辨证】脾失健运,湿热蕴于肠中,肝脾气滞。
  【治法】健脾温中,清肠化湿。
  【方名】温中汤。
  【组成】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风9克,焦神曲9克,焦山楂9克,陈皮6克,白芍12克,秦皮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柴国剑方。
  (三)
  【辨证】肝肾阳气虚弱,运化失职。
  【治法】温阳益气,涩肠止泻。
  【方名】赤石脂汤。
  【组成】附子9克,黄芪9克,当归9克,桔梗9克,石榴皮9克,川楝子9克,肉桂3克,黄连3克,炮姜6克,诃子6克,赤石脂30克,肉豆蔻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四)
  【辨证】湿热邪毒壅滞胃肠。
  【治法】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方名】解毒清肠汤。
  【组成】白头翁30克,秦皮20克,黄柏12克,黄连16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苍术12克,茯苓30克,猪苓16克,匾蓄16克,山药30克,木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涂家云方。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