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肛肠病 > 结肠炎 > 正文

结肠炎肠镜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9-2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病变初期,在内溃镜下可见弥漫性的炎症,粘泌充血、水肿。由于水肿,粘膜光泽度及透明度降低,有不同程度的增厚感觉,因此血管走行的清晰度减低,粘膜拭之易出血。随着病情得进展,可见小黄色斑点即陷窝脓肿,脓血性分泌物增多。炎症加重使粘膜面粗糙呈颗粒状,陷窝脓肿加重,随即形成多数糜烂与溃疡。糜烂破损处粘膜中心凹陷,基底鲜红或被脓性分泌物所覆盖,周围因充血而略隆起。溃疡大小不等,一般在0.5厘米左右,溃疡之间残存的粘膜因水肿而成岛状突起,即形成所谓的假息肉;一部分病例表现为溃疡间残存的粘膜萎缩,称萎缩性大肠炎。对于重症及暴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结肠炎肠镜检查有引起穿孔的危险,故应暂缓此项检查。

  因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多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故用乙状结肠炎肠镜检查,多数病例都能解决诊断问题。若用纤维结肠镜观察全部结肠,可以确定病变范围,阳性率更可提高。

  结肠炎肠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到粘膜的表现,结合活动组织的病理学检查,是溃疡性结肠炎最有意义的诊断方法。

上一篇:结肠炎复发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