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6.肛管、肛周感染,包括肛裂、肛旁脓肿、肛瘘等并发症常见于克隆病,特别是累及结肠的克隆病,很少见于溃疡性结肠炎。 5.腹腔脓肿、腹壁肠瘘、肠腔与肠腔间或肠腔与空腔脏器(膀胱、子宫、阴道)间的内瘘等并发症在克隆病并不少见。溃疡性结肠炎不发生此种并发症。
多年来认为克隆病不同于溃疡性结肠炎,癌的发生率并不高于一般人群,但近10年来小肠或结肠克隆病并发小肠或结肠癌的报告增多。目前多数人同意克隆病对促进小肠或大肠癌的发生有不利影响,但还远不能和溃疡性结肠炎相比。
3.大肠癌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估计约为2%-5%,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其原因可能与慢性炎症粘膜反复破坏、修复有关,但也可能结肠粘膜本身存在有某种不正常因素,溃疡性结肠炎或癌的发生均与此因素有关,癌的发生不一定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后果。溃疡性结肠炎并发癌后,在一段时期内其症状与原有的结肠炎症状相似,易被病人或医生忽视,而使诊断延误,以致手术后的疗效差,因此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并发肠癌后,如何能及时发现是一个重要问题。癌的发生率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范围、严重程度、病期长短以及发病年龄有一定关系。病变范围广、病情重者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病变范围较局限、病情较轻者。癌的发生大多是在病期超过7-10年者,病期越长癌发生率越高,据报告病期达25年时,癌的发少率可达25%-30%;达40年时,高达60%。发病年龄在25岁以前者,癌发生率高于25岁以后发病者。因此对病变广泛、病期在10年以上。青少年时期发病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要仔细注意病人腹痛、便血、贫血、消瘦等症状的变化,以期能在癌发生后尽早发现,待出现明显肠梗阻或腹部肿块时,常已属癌后期。癌胚胎抗原(cea)的测定意义不大,因溃疡性结肠炎也可以引起cea的增高。对病期在l0年以上的慢性病人定期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及活检是早期发现并发癌的较好办法,如果活检组织病理切片中虽未发现癌,但肠上皮表现有重度发育不良时,要予以十分重视。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癌在大肠内的部位分布比较平均,无一般大肠癌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的特点,且常为多中心。癌的大体形态倾向于扁平,多为分化差的浸润性粘液癌。鉴于癌的恶性程度高,有多中心可能,因此手术切除范围应较广。有人主张不论并发癌的部位何在,均应做结、直肠全部切除术。
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的合并症和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