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脚气病应该如何治疗?
1、一般治疗:调整饮食,供给乳母和病儿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喂母乳的婴儿应同时治疗乳母,必要时暂停母乳喂养。
2、维生素B1治疗:
(1)轻症患者:给予口服维生素B1。
(2)重症(如心型、脑型)及消化道功能紊乱者:应注意静脉注射忌用葡萄糖溶液稀释,以免因血中丙酮酸增加而加重病情。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过量的烟酸和叶酸均妨碍维生素B1的利用,均应避免。
3、对症治疗:如纠正心力衰竭、抗惊厥治疗等。
一般维生素B1缺乏者可用口服硫胺素片5~10mg,每日3次。如不能口服,或肠道吸收不良,可肌肉注射10mg,每日1~2次。对病情危重者,应立即给予50~100mg硫胺素静脉或肌肉注射。以后每4小时注射20~40mg,心衰水肿明显可辅以利尿剂,直至心力衰竭症状消失为止。一般24~96小时内症状可缓解,然后改为口服硫胺素10mg,每日3次。同时给予酵母片或复方维生素B,可预防或补充体内其他B族维生素不足。对诱发本病的疾病,如伤寒,消化道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亦应积极治疗。
中医诊疗网提示:脚气病并不是我们俗话说的脚气,脚气病是维生素B1缺乏症;脚气是足癣的俗名,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延伸阅读:妈妈吃太精宝宝得脚气病
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人的脚气病已经很少出现,更常见的反而是婴儿的脚气病。患脚气病的婴儿开始时,面色苍白、急躁、哭闹不安,常被家长忽视。随后,会出现食欲不振、呕吐、兴奋、腹痛、便秘、水肿、心跳快、呼吸急促及困难,严重时出现嗜睡、呆视、眼睑下垂、声音微弱、惊厥等。当咽喉发生水肿时,婴儿失声,形成独特的喉鸣,这是婴儿维生素B1缺乏病特有的哭声。
婴儿脚气病的发病症状从开始至死亡往往只有一两天,治疗及时可使患儿迅速好转,所以,当宝宝有上述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婴儿脚气病多发生于出生数月的婴儿。当乳母严重缺乏维生素B1时,此时用母乳喂养婴儿,2~5个月龄的孩子最易发生婴儿脚气病。一些新生儿妈妈吃得太精细,怀孕期间的主食都是精细加工的白米,自身都缺乏维生素B1,奶水中当然更是没有维生素B1。
哺乳期的妈妈一定不要只吃精米精面,适当地吃点粗粮;人工喂养的孩子,在选择奶粉时要注意查看产品外包装上的成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