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内分泌 > 甲亢 > 正文

甲亢怎么治疗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3-1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甲亢的治法与选药
第一节 疏肝解郁法
第二节 清肝泻火法
第三节 滋阴降火法
第四节 软坚散结法
第五节 滋养肝肾法
第六节 益气健脾法
第七节 补肾助阳法
=
中医中如何辨证治疗甲亢
中医认为,甲亢之为病,常是由于忧脑郁怒而引起,在中医辨证中,主病在肝。在病理过程中是呈肝郁→肝火→肝阴不足的演变过程,其中但甲亢患者的火旺,常累及心、肝、胃三个脏腑,心火旺则心悸不宁,神情欠安;肝火旺则急躁易怒,手舌震颤;胃火旺则多食善饥,形体消瘦。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以下几症型:
(1)气郁痰凝型:
此型多见于甲亢的早期或恢复期主要表现为颈前瘿肿,咽梗如灸,胸闷太息,两胁胀满,烦躁郁怒,失眠,饮食减少或恶心欲哎,大便溏泄,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或弦滑。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消瘿。方先用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化裁。药用柴胡、枳壳、白芍、香附、赤芍、当归、制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等。若胸闷、胁哎;腹胀便溏者加白术、山药、扁豆等健脾益气。

(2)肝火亢盛型:
此型较常见。表现为颈前瘿肿,眼突,目光炯炯,烦躁不安,性急易怒,恶热多汗,面红口苦,口渴多饮,心悸失眠,手指颤抖,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泄火,散结消瘿,方选龙胆泻肝汤合桅子清肝汤化裁,药物龙胆草、桅子、黄芩、柴胡、生地黄、白芍、茯苓、丹皮、当归、甘草等。若病久伤阴,口苦且干,舌红少津者,加沙参、玄参、麦冬、花粉等养阴生津;汗多者加浮小麦、五味子等剑阴止汗;心烦失眠者加酸枣仁、夜效藤等养心安神。

(3)阴虚火旺型:
此型最常见。表现为颈前瘿肿或大或小,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性情急躁,虚烦多梦,纳亢而消瘦,汗多,眼突、手抖,舌质红苔少或薄黄,脉细数,或兼弦象。治宜滋阴降火,散结消瘿,方先天王补心丹化裁,药用太子参、玄参、生地黄、麦冬、五味子、茯苓、酸枣仁、黄芩、桅子、丹皮、当归、甘草等。若阴亏甚者,加枸杞、首乌、龟甲等滋阴熄风;眼突、手抖者加钩藤、白蒺藜、白芍等平肝熄风,或合大定风珠化裁治疗;若瘿肿久治不散者,加夏枯草、浙贝等散结化痰。

(4)气阴两虚型:
此型常见于久病患者。表现为神疲乏力,口干咽燥,气促汗多,五心烦热,肢软身重,头晕失眠,心悸善忘,纳谷少思,舌质偏红,苔薄白,脉细数无力。治则:益气养阴,散结消瘿。方选参麦散加减,药用太子参、党参、白术、茯苓、麦冬、五味子、生地黄、旱莲草、白芍、浙贝、丹参、当归、炙甘草等。若气短乏力明显者,加黄芪补中益气;大便溏烂者,加山药、薏苡仁、炒扁豆等健脾渗湿;阴虚明显者,加玄参、女贞子、龟甲等养阴生津。
=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免疫失常和神经精神因素所导至的一种多系统综合症,从中医的理论来说,甲亢的发病与情志和体质有直接的关系(也可以说与肝、肾、心、脾有直接的关系)。
中医所说的情志因素是指: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或长期思想忧郁,精神压抑、七情不遂而导致肝郁气滞,气郁化火,火随气窜,上攻于头,所以患者表现出急躁易怒、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头晕、眼花等症状; 倘若肝火旺盛灼伤胃阴,胃火积盛则消谷善饥,所以患者有饭量增高大便次数增多的现象; 脾为后天之本,如果脾气虚弱,四肢肌肉便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就会表现出消瘦、乏力; 肝与肾同源,肝阴亏损肾阴就不足,所以导致男性遗精甚至阳痿; 如果长期忧虑则伤心,心肾阴虚、神失内守,就会有心悸、心慌、失眠多梦等症状; 体质因素是指素体阴虚,特别是女同志,因为处在发育、妊娠、哺乳期的女性体质较虚弱,一旦有气郁,就容易化火,肝火亢盛则灼伤阴血,这样就容易至病。
中医外科将本病归于"瘿瘤"范畴,其发病原因首先在于患者素体阴亏,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阴失敛。在此基础上,复遭情志失调,精神创伤。中医认识到情绪和精神因素对甲亢发生的影响。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若原来体质就肝肾阴亏,则更易炼液成痰,壅滞经络,结于项下而成瘿。中医认为由于七情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总之,患者气郁化火,炼液为痰,痰气交阻于颈前,则发于瘿肿;痰气凝聚于目,则眼球突出。
素体,是指与生俱来,或幼时因某种原因而引起的体质。如先天遗传缺陷,或(后天)幼时曾患重病,未能及时调治,导致脏腑受到难以改变的功能缺陷,从而形成一种长久的体质,中医叫"素体"。素体的表现,可分为阴虚型体质、阳虚型体质、气虚型体质等。

答案补充

中医治疗
甲亢病位在颈部,临床上呈现的颈肿、怕热汗出、心悸心烦、消谷善饥、性急易怒、指舌颤动、形体消瘦等症状,是一个多脏腑受病、多病机并存的复杂的病理过程,治疗上常通过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健脾化痰、滋阴降火、滋补肝肾、宁心安神、祛痰散结、活血通络、驱除邪毒等多种方法、多个环节,借以达到调整人体内环境失调的病理状态。

答案补充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与情志和体质有密切的关系,由于长期的精神抑郁或突然遭到剧烈的精神创伤,均可导致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肝气郁结、气滞而不能运行津液,津液凝聚而成痰,痰气搏结日久,气血运行受阻,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则瘿肿变硬,病情日重。肝气郁久化火,肝火旺盛,上攻头目,则见急躁易怒,面部烘热,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脉弦数等症。火盛易于耗液伤阴,灼伤胃阴,阴伤则热,热则消谷善饥。肝旺犯脾,脾失健运,而见便溏,消瘦,倦怠乏力。火盛扰心,心阴亏虚,心神不宁,则见心悸怔忡,心烦不寐,多汗脉细数等症。肝藏血,与冲脉相连,冲脉主月经,肝郁气滞,则女子月经不调,经少或闭经。肾阴不足,水不涵木,以致肝阴亏损,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则见手舌震颤。肝肾阴亏,相火妄动,扰动精室,则男子遗精,甚至阳痿。阴虚则生内热,故见怕热,低热,舌质红赤,脉细数等。或因素体阴虚,遇有气郁,极易化火,肝火上旺盛,又易伤阴。从而产生上述的病理变化不易恢复。

答案补充

又因冲任隶属于肝,女子发育,妊娠,哺乳期间,在生理上均与肝经气血有关,此时若肝经的气血一旦失调,则极易引起气郁、肝火或气滞血瘀等病理变化。因产后气阴不足,若有郁火,也易伤阴,所以本病在临床上常以青、中年女性为多见。本病初起多实,病理因素有气郁、肝火、痰凝和血瘀,而气郁为先;久病属虚,以阴虚为主,而病理变化涉及肝、肾、心、脾等脏
=
甲亢属中医学“瘿病”范畴 ,当代医家及时总结甲亢的病机变化 ,重新评估各种辨证的价值 ,认为甲亢的证型演变具有规律性 :病初以肝郁痰结多见 ,以邪实为主 ;中期则见耗气伤阴、痰凝血瘀 ,虚实夹杂 ;后期为虚中挟实 ,以阴虚火旺为主。如能准确地辨证分型 ,将会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临床辨证多分为三型 :

  肝郁痰结型
  主证 :精神抑郁 ,胸闷胁胀 ,吞咽不爽 ,胃纳不佳 ,消瘦乏力 ,大便溏薄 ,双目突出 ,甲状腺肿大 ,舌质淡胖 ,或有齿痕 ,苔薄白或腻 ,脉弦细 ,或细滑。
  治法 :疏肝解郁 ,化湿豁痰 ,软坚消瘿。
  方药 :逍遥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药用柴胡、当归、白术、茯苓、制半夏、陈皮、香附、白芍、白蒺藜、夏枯草、白芥子等 

答案补充

气阴两虚 ,痰凝血瘀型

  主证 :形体消瘦 ,神疲乏力 ,怕热多汗 ,心悸怔忡 ,腰膝酸软 ,甲状腺肿大 ,舌质暗红 ,苔薄黄 ,脉弦细。

  治法 :益气养阴 ,活血豁痰。

  方药 :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药用党参、麦冬、五味子、生地、制半夏、陈皮、赤芍、黄芪、三棱、生牡蛎等。

  阴虚火旺型

  主证 :心烦失眠 ,心悸征忡 ,腰酸乏力 ,面红目赤 ;手指震颤 ,多食易饥 ,口渴 ,消瘦 ,舌质红或边光红 ,脉弦细或细数。

  治法 :益气养阴 ,滋阴潜阳。

  方药 :基本方可用黄芪、党参、生地、枸杞子、制首乌、山药、龟板、白芍、鳖甲、夏枯草、香附等。

  甲状腺肿大明显者加白芥子 ;心悸失眠加远志、灵磁石 ;手震颤剧者加珍珠母、钩藤 ;胃热重易饥者加生石膏、知母 ;伤阴明显者加天花粉、麦冬、玄参等。

  甲亢患者正气难以骤复 ,痰、瘀有形之邪日久留着难去 ,故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服药方可获全效。

上一篇:甲亢易治么?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