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桡骨双
骨折 尺桡骨双骨折多见于青少年。直接、间接(传达或扭转)暴力均可造成尺挠骨干双骨折。骨折后局部肿胀、疼痛,肢体畸形,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完全骨折者可们及骨擦音。
尺桡骨双骨折在前臂骨折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可发生侧方移位、重叠旋转、成角畸形,治疗较为复杂,不同形式的暴力所致骨折的类型亦不同。
尺桡骨干双骨折不论其部位、类型,均可采用手法闭合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端虽能复位,但其位置不易维持者,可在麻醉下行闭合钢针贯穿内固定。治疗中恢复尺桡骨的轴线及两骨之间的骨间隙十分重要,否则将影响前臂的旋转功能。 手术治疗尺桡骨骨折,只限于断端复位不良,骨间隙消失或骨折端疑有软组织嵌入者。
【病因病机】
(一)尺桡骨双骨折
1.直接暴力:多见打击或机器伤。骨折为横型或粉碎型,骨折线在同一平面。
2.间接暴力:跌倒手掌触地,暴力向上传达桡骨中或上1/3骨折,残余暴力通过骨间膜转移到尺骨,造成尺骨骨折。所以骨折线位置低。桡骨为横型或锯齿状,尺骨为短斜型,骨折移位。
3. 扭转暴力:受外力同时,前臂又受扭转外力造成骨折。跌倒时身体同一侧倾斜,前臂过度旋前或旋后,发生双骨螺旋性骨折。多数由尺骨内上斜向桡骨外下,骨折线方向一致,尺骨干骨折线在上,桡骨骨折线在下。
(二)桡骨干骨折
幼儿多为青枝骨折。成人桡骨干上1/3骨折时,附着在桡骨结节肱二头肌及附着于桡骨上1/3旋后肌,使骨折近段向后旋转移位。桡骨干中1/3或下1/3骨折时,骨折线在旋前园肌抵止点以下,由于旋前及旋后肌力量相等,骨折近段处于中立位,而骨折远段受旋前方肌牵拉,旋前移位,单纯桡骨干骨折重迭移位不多。
(三)尺骨干骨折
单纯尺骨干骨折极少见,多发生在尺骨下1/3,由直接暴力所致,骨折端移位较少。
【临床表现】
本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畸形及压痛,可有骨擦音及异常活动,前臂活动受限。儿童常为青枝骨折,有成角畸,形而无骨端移位。有时合并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桡神经损伤,要注意检查。
亦称手骨两胫俱断或前臂双骨折。直接或间接暴力均可造成桡、尺骨干双骨折,骨折部位多发生于前臂 中1/3和下1/3部。桡、尺骨干双骨折后局部疼痛、肿胀,前臂活动功能丧失,动则疼痛加剧。有移位的完全骨折,前臂可见短缩 、成角或旋转畸形,有骨擦音,前臂旋转功能丧失。开放骨折可见骨折端戳出皮肤,伤口一般较小,外露的骨折端有时可自行回纳 到伤口内。
【诊断】
前臂外伤后疼痛、活动障碍,X线片可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照片应包括肘、腕关节,以了解有无旋转移位及上、下尺桡关节脱位。
【治疗】
尺桡骨干双骨折需将两骨近远段正确对位,矫正四种畸形,恢复两骨的生理长度。这种骨折复位比较困难,复位后容易移位。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经验证明,手法正复,适当外固定多数病例可以治愈。单纯尺骨或桡骨骨折治疗相同。
1.复位比较困难,要求高,复位后容易移位。
(1)儿童青枝骨折 多有成角畸形,可在适当麻醉下,轻柔手法牵引纠正,
石膏固定 6~8周。亦可用石膏楔型切开法纠正成角畸型。
(2)有移位骨折 先纵向牵引纠正重叠和成角畸型,并在持续牵引下,如系上 1/3 骨折(旋前圆肌止点以上), 前臂要置于旋后位;中下 1/3 骨折(旋前圆肌止点以下),前臂要置于旋转中立位,以纠正旋转畸形。然后在骨折处挤压分骨,恢复骨间膜的紧张度和正常间隙,最后使骨折端完全对位。复位后用长臂石膏管型固定 8 ~ 12 周,石膏成型后立即切开松解,固定期间要注意观察肢端血循,环防止发生缺血挛缩。肿胀消退后,及时调整外固定松紧度,注意观察和纠正骨折再移位。
2.开放复位内固定
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者或复位后固定困难者;上肢多处骨折 骨间膜破裂者;开放性骨折 伤后时间不长污染较轻者;骨不连或畸形愈合功能受限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