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一、症状表现
(1) 败血症型:局部症状不明显,人身寒战,高热(体温上升至39~40℃以上),病变进一步发展,出现昏迷、休克等全身败血症现象,继之可出现患肢疼育,不能屈伸活动等。若感染局限于骨内时,局部压育不明显;感染达骨膜下,则出现剧烈疼痛,病变区域呈环状肿胀、潮红、灼热,病变的干骺端压痛,患儿往往拒绝患肢活动。白细胞可达(30~40)X109/升,血培养常爱莫能助 阳性结果。当骨膜下脓肿穿破软组织时髓腔内压力解除,全身中毒症状及局部症状可缓解。脓种自行穿破或切开引流后,局部炎性反应可明显减轻,形成瘘管。
(2) 脓毒血症型:有败血症的全身症状和局部骨质病变的临床表现。同时常并发肺炎或软组织深部多发性脓肿,或化脓性心包炎。
(3) 并发关节炎型:一般在干骺端起病,随即可侵入邻近关节。股骨上端病变可侵入髋关节;髂骨翼病变,可延至髂臼;胫骨上端病变,则可穿入膝关节。干骺端破坏后,可直接影响骺板,不但可促使炎症波及并节腔,而且可以发生骺滑脱。
二、诊断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诊断依据为:
①急性发热39℃以上, 局部红肿痛、皮温高、深压痛。
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③局部骨穿刺细菌培养阳性。
④X线表现为局部骨质稀疏、骨膜反应、骨质破坏。由于骨质破坏征象多出现在发病2 周以后,所以X 线检查对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诊断帮助不大。国外学者认为X 线可显示出软组织肿胀,但至少10~ 14 天局部骨质破坏或有骨膜反应时才可能出现。
骨扫描早期诊断阳性率高, 可显示局部核浓染。99m Tc 扫描可使90%~ 95% 的患者在病后24~ 48 小时确诊。有人建议,对疑诊本病患者不仅应拍X 线平片、行骨扫描检查,对需要手术引流(包括脊柱或骨盆感染)、病变侵袭到骨干的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48 小时无效者,还需要行MR 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