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骨病 > 骨关节炎 > 正文

如何了解骨关节炎误区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1-17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我的膝盖疼啊,蹲都蹲不下去!”门诊上,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这里的膝盖痛,多半都是膝关节的退行性骨关节炎骨关节炎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熟悉的疾病,因为它占了老年病中的一半,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健康问题。俗话说:“人无骨则不立,无节则不活。”关节在人体中起着支配身体活动的功能。患上骨关节炎后,生活和锻炼都有所改变。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越来越多;又由于现在工作方式的改变,使许多年轻人也患上了骨关节炎,患病人群的年龄已经有所提前。据统计,由于骨性关节炎病导致的退休率和因心脏病导致的退休率是一致的。

  生活中,如何保护我们的骨关节,使关节炎发病的时间延迟呢?平常我们到底要注意哪些,才能让我们的骨头永葆年轻。

  软骨退变导致骨关节炎

  人们之所以能自如地活动,除了骨骼与肌肉的参与外,还要靠关节的屈伸、旋转等运动来完成。人体的每一个关节至少有两个相对应的关节面,每个关节面上都覆盖着一层光滑且富有弹性的关节软骨,对关节起到支持和保护的作用,这样才能使人们轻松自如地活动。

  人体活动关节中的软骨多属于透明软骨,如大家所熟悉的膝关节、髋关节等;微动关节中的软骨多为纤维软骨,如椎间盘。

  由于关节要承受一生中运动所致的周而复始的磨损,所以关节软骨很容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变,引起软骨细胞的代谢紊乱,最终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此时的关节软骨便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变黄、变粗糙,失去弹性,发生软化,甚至出现裂隙、脱落,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便尾随而至。

  细数骨性关节炎的症状和体征

  在临床上患者都是有了骨关节炎的症状才会到骨科就诊,那这些症状都有哪些呢?患者主述的症状有受累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另有关节积液及骨性肥大,伴骨擦音,功能障碍或畸形。

  1、关节疼痛及压痛:常见于关节局部,如负重关节及双手,早期间断性隐痛,到后期随着病情进展加重致活动受限,关节局部可有压痛。

  2、关节肿胀:常见于关节周围,早期局限性肿胀:弥漫性肿胀,滑囊增厚,关节积液,到后期关节周围触及骨赘。

  3、晨僵:晨起的时候关节僵硬及黏着感。

  4、关节摩擦音:常见于膝关节骨关节炎,是比较后期的症状表现,最终导致软骨破坏,关节面粗糙。

  膝关节用药七大误区

  误区一:

  骨关节炎需要使用抗生素

  47岁的商店营业员刘阿姨因为膝关节疼痛来医院看病,听医生说自己得的是骨关节炎,她赶紧问医生,要用抗生素吗?能挂些盐水吗?她认为,既然是关节发生了炎症,当然要用消炎药——抗生素,这样骨关节炎才会好得更快。

  现在很多患者一听到“炎症”、“发炎”等字眼,想当然地就跟细菌感染联系在一起。其实,医学里所说的炎症包括感染所造成的炎症和无菌性炎症两种。感染性关节炎除了关节疼痛、肿胀之外,往往合并有身体发热、关节周围发红、发热等症状,血常规等血液指标也会有所变化。而大部分中老年人的关节炎属于退变性或称为老年性骨关节炎,只需要服用消炎镇痛药和一些营养软骨药就能缓解症状,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但没有效果,长期用药还会引起细菌耐药、真菌感染等。

  误区二:

  “软化骨刺”药物可以软化骨刺

  在骨科门诊,每天都会碰到要求开“软化骨刺”药物的病人。他们往往一听到自己长了骨刺就很紧张,一些病人千方百计寻求“软化骨刺”的药物,可服用一段时间后,却发现骨刺并没有消失。

  骨刺是在关节软骨破坏区周围出现的骨质增生,是已经形成的正常骨质。因此,依靠所谓的“软化骨刺”药物是不能消除的,也不应该被消除。试想,如果骨头可能通过药物软化消除,那么,这种药物就可以对人的正常骨头软化,这将带来多么严重的不良反应。事实上,市场上各种号称能“软化骨刺”的药物,根本没有哪一个能够达到“软化骨刺”的效果。

  那么,应该怎样处理骨刺呢?一般地说,不影响关节活动的骨刺不需要处理。但是,少数骨质增生严重、有游离体影响到关节活动的病人,可以进行关节对冲或在关节镜下清理,症状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可采用“关节对冲七联疗法”综合治疗。

  误区三:

  软骨保护药能保护软骨

  老刘到门诊看骨关节炎,医生给他开了软骨保护药,建议他服用6周,说服用后就可以保护软骨不会破坏,老刘一听,心里美滋滋的,认为这回病准好了吧,并且还保护了软骨,再也不会疼了,可是吃完药后,他的症状一点也没减轻,再去找医生,说药量还没达到,还要继续服用才行,老刘心里十分不解,连连摇头。

  骨关节炎是由于寒潮、劳累、外伤等造成炎症,使关节软骨蛋白多糖生物合成异常而呈现退行性病变的结果。只有消炎活血,改善了膝关节的代谢环境,才能使软骨的代谢恢复正常,单纯保护软骨是不可能的,只有根本改善代谢环境才是治本之法。

  误区四:

  非处方解热镇痛药没有不良反应

  市委张主任因长期膝关节疼痛难忍,来医院做膝关节置换术。术前检查发现她血色素只有4克,因严重贫血,不得不暂停手术,马上转到内科病房治疗。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后发现,张主任因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已造成慢性胃出血。

  目前,市场上的许多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都是非处方药。这类药应用广泛,又很容易在药店购买到,因此,一些慢性病患者很容易多用、滥用。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统计,使用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达3个月或以上者,上消化道溃疡、出血及穿孔发生率为1%~2%;如达一年,发生率则为2%~5%。因此,可能有肾、肝及心功能损害的老年患者和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应小心使用非处方解热镇痛药。同时,在使用非处方解热镇痛药时需要注意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停药并征询医生意见。若无效,最好去有经验的医生处就诊,请医生确定治疗方案。

  误区五:

  镇痛药服用越多效果越好

  以前,老杨出现关节痛时,吃一片镇痛药,很快好转。可现在吃一片下去,几个小时以后就不行了。因此,他只好不停地吃。医生一看,他服用的镇痛药每天只需服用1~2次,但他每天服用了4次,是正常用量的2倍多。

  药物在体内都有一定的半衰期,这与药物作用的时间有关系,所以有的药一天要吃3次,有的药只吃1次就行。镇痛药到达体内后,其镇痛效果并非与用量成正比,当达到一定剂量水平时,增加用药剂量并不能增强镇痛效果,反而会因为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使药物在体内蓄积从而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所以,不要盲目多次服用,而应征询医生意见,换药或者适当合用其他药物。

  误区六

  多种镇痛药同时用

  近日,困扰老朱多年的骨关节炎又犯了。不得已,他先后跑了好几家医院,每家医院的医生都开了许多药。为求关节炎尽快好转,老朱同时服用了不同医生开的药。遗憾的是,几天后,虽然他的关节炎有所好转,但胃却开始不舒服了。

  在现实生活中,为求疾病尽快好转,同时服用不同医生开的镇痛药的人不少。事实上,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不同医生开的镇痛药,有可能只是商品名不同,其中成分却完全相同。而且即使是成分不同的镇痛药,很多药的作用机制也是完全相同的,同时服用,就有药物过量的危险。很多非甾体类镇痛药之间还存在交叉过敏现象,长期大量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可明显增加肝肾毒性,同时,还大大增加胃黏膜损伤的机会,可造成胃出血。另外药物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化学反应,也有损健康。

  误区七:

  中药治骨关节炎副作用小

  老赵被诊断为老年性骨关节炎后,听其他病人说,西药副作用较大。于是,老赵干脆到药店购买了副作用小的中药服用,同时还买了许多促销人员推荐的各种中成药。

  中医学将关节、肢体等处出现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症状称为痹证,就是西医学所称的关节炎。它包括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中医采用辨证施治,通过通经活络、活血化淤、止血养血等方法治疗,确实能起到缓解症状的效果。

  但中药成分复杂,长期服用还可能造成肝肾功能损伤。所以,中药也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忌盲目。

  膝关节痛病人可通过适当运动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的发展,特别是针对性较强的运动疗法。现提供6种防治老年性膝关节炎的运动疗法供中老年朋友选择,在其膝关节疼痛缓解后,应开展以下积极的运动疗法,以促进康复。

  一、缓步行走

  膝痛缓解后首先应进行行走训练,开始时缓步行走,腿要缓抬轻放,避免膝关节骨面撞击,加重损伤。步速可控制在60步/分钟以内,每日进行20~30分钟。以后逐渐加长锻炼时间,在3周内达到每次锻炼可以维持20~30分钟的标准。

  二、骑自行车

  每天30~40分钟的骑车运动,可以令膝痛老人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三、慢跑

  对于膝关节症状不是很严重的老人,慢跑是增强关节韧带弹性的好方法。跑步时最好用脚的前半部分先着地,以缓冲腿的震动,防止膝关节损伤。跑步结束后不宜马上停下来,而应缓慢步行或原地踏步。

  四、高位马步

  两膝稍变曲(10~30度),以膝关节不痛为宜。静蹲不动,两手平举,目视前方,开始坚持几分钟,并逐渐增加时间。一般达到每次10分钟左右即可,每天早晚各做1次。

  五、仰卧抬腿

  仰卧床上,患腿上抬15度左右,初做时可保持1~3分钟,练习一段时间后,空中抬腿时间争取达到10~15分钟。随后也可练习用脚挑一个枕头,增加力量,每天2~3次。

  六、直身跪坐

  晨起后或晚上临睡前,两膝跪在床上练习跪坐。跪坐时腰杆保持直立、臂部尽量向后坐,尽力能接触到脚后部。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