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目前市面上,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各种治疗仪比比皆是,仪器的原理大同小异,基本都是通过局部关节按摩,从而缓解患者的一时痛苦。如果是初次使用这类治疗仪则会感到效果非常明显,但如果患者长期进行使用,反而会造成关节神经反应迟钝,治疗的效果也越来越差。
中西医具有各自的特点,两者联合用药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而且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缩短疗程,减少药物副作用,巩固疗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比单纯西医疗法优越。治疗组在口服西药的同时,加服中药愈痹饮(自拟方:黄茂、威灵仙、桂枝、地龙、娱蛤、防风、乳香、没药、白术、鸡血藤、杜仲、独活、秦笼、延胡索、丹参、淫羊蕾),共服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关节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5.3%和46.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右归饮加减:黄茂、熟地、山药、山茱英、构祀、杜仲、全蝎、制附子等,加西药治疗本病,总有效率为91.67%,其中关节压痛指数、肿胀关节数、步行时间、类风湿因子、ESR、IgA、IgG、IgM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毒副作用的发生率、激素应用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在口服西药50mg,同时加服中药制川乌头(先煎),麻黄,羌活,独活,防风,青风藤,签草,当归,黄茂,威灵仙,秦苏,川芍,桑寄生。治疗2个月后,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ESR、ASO、白细胞计数等,而且治疗组的起效时间优于对照组。
有关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机理的实验研究,不仅应该注重整体功能的调节,而且应逐步开始借助于痛风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研究病变关节局部滑膜及软骨细胞形态结构、滑膜细胞功能、滑膜组织内细胞因子水平。因此,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阐明中药或有效方剂的作用机制,筛选有效药物,深入研究其药效作用机制,必将使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达到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