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冠心病 > 正文

冠心病诊治我有话说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3-1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总之,对于冠心病的科学防治有赖于正确认识,规范治疗,合理干预,长期监测。应该强调目标防治——最高治疗目标为防治各种心血管事件,延长生存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危险分层——诊疗中分层评估,对于越危险的患者,越应强化治疗,并且越应严格达标;综合防治——探讨预防、治疗、保健、康复一条龙的模式,将科学指南转化为合理的医疗实践。

  1.科学选用大量循证医学证实的有效疗法及药物,权威性指南(如acc/aha,及中华心血管病学会等系列指南)所规定的冠心病肯定疗法,只要无禁忌症,就要坚决应用,譬如冠心病二级预防的a、b、c、d、e疗法。
  2.冠心病a、b、c、d、e疗法包括a:阿司匹林,75mg(稳定时),≥150mg(不稳定时);acei类药物;(低分子)肝素抗凝(不稳定时)。b:b阻滞剂,血压控制至理想水平。c:他汀类药物,彻底戒烟。d:控制糖尿病,清淡饮食。e:健康教育(对病人)和继续教育(对医护人员),适量体力运动(有氧性)。
  3.对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争分夺秒(<12小时内)行再灌注疗法(急诊pci/cabg或溶栓治疗)。
  4.对非st段抬高型心梗或不稳定型心绞痛,强化的“四抗疗法”:抗凝(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缺血(硝酸酯类、b阻滞剂及钙拮抗剂),以及抗危险因素(调脂、控制血压及血糖、戒烟限酒、减低体重等)。若强化治疗效果不好,可急诊或亚急诊行pci或cabg等再灌注疗法。
  5.冠心病患者治疗中要评估两个比值:效益/风险和效益/价格,应该少担风险多获益,少花钱多办事。
  6.冠心病疗效评估56+89a冠状动脉功能评估:有否缺血的主、客观证据,有缺血就是介入或手术的较强指征。对于稳定的、无缺血证据而且病变不严重患者,宜保守治疗,同时定期随访观察。
  b心功能评估:心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收缩和舒张功能,心脏及室壁结构以及血液动力学变化;另一方面,应用心电监测或holter评价心电状态是否稳定,防治有意义的心律失常
  c危险因素评估:“五达标”:血压、血脂、血糖、血凝状态及生活方式改善等。
  7.预防与治疗相结合,一级与二级预防相结合,专科与全科医生相结合,医护患互动相结合。
  8.谨防掉入冠心病防治常见误区。

  目前,临床治疗已经进入循证医学时代。每隔几年国内外学术权威机构,根据大量的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并进行科学整理分析,制定出一系列冠心病防治指南。
  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大家关注:

观点三  尽快普及合理的冠心病防治手段

  冠心病的规范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前提,中医诊疗网建议诊断中注意以下几点:
  1.缺血性胸痛,胸骨后,手掌大小,阵发性(1~15分钟/次),钝闷痛,劳动可诱发,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有时伴随咽喉、牙及头痛,或左上肢麻木及疼痛。
  2.心电图动态改变,尤其心绞痛发作时st段水平或下斜型降低≥0.1mv,但阳性率不高,大约只有30%~40%在心绞痛发作时才有心电图相应的缺血性改变。心绞痛缓解后心电图可以恢复正常。有时也可出现无痛性心肌缺血改变。所以,这一主观症状与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降并非总是同时出现。对于那些长期心电图无动态改变的st-t改变,大多数不是由冠脉血管性缺血引起,而是可能由于高血压心肌病等心肌细胞肥厚的细胞性缺血所致。
  3.若静息心电图无缺血证据,可动态监测(12导联holter)无痛性或有痛性缺血,也可用激发试验诱发,包括平板或踏车运动试验,多巴酚丁胺或潘生丁激发试验,核素心肌扫描等等。这些运动试验的诊断准确性约80%左右,存在10%~20%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率。但切记不稳定心绞痛不宜做运动试验,此时冠造更安全些。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