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现代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随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的逐年升高,积极、有效的预防冠心病、延缓病程、减少并发症,已是刻不容缓。虽然,冠心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但冠状动脉的早期病变可能在青年时代就已开始,从基础病变发生到出现临床症状一般需要5~10年以上。因此,冠心病的预防宜及早开始,长期坚持。
3.防治其他病症如果疾病已发展至一定程度,不可逆转,应防止其进一步恶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需要规律、长期活血化瘀,抗动脉硬化,改善心肌供血供氧量药物治疗,及时随访病情,避免诱发因素,积极康复治疗。严重冠心病患者在病情稳定以前应避免或慎重接受
拔牙、手术等应激性过强的治疗措施,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2.改善冠状动脉血供、稳定斑块可以选用的药物包括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及他汀类药物等。其他措施包括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安置术及外科治疗手段等。目的都在于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改善心肌缺血。
1.避免诱发因素饮食过饱、高脂饮食、大量饮酒、用力大便、寒冷、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激动,都可能诱发
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的发生,应尽量避免。
如果出现临床症状,应及时就诊,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来延缓或逆转疾病的进程,控制病情、促进愈合。这类人群除继续控制危险因素外,尚须注意以下几点:
四、治疗相关疾病
高血压、
糖尿病、高脂血症均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除饮食、运动及生活调节外,还应遵医嘱规律药疗,定期随访,使血压不超过140/90毫米汞柱,最好在130/85毫米汞柱以下,血糖不超过6.0mmol/L(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不超过3.1mmol/L(毫摩尔/升)。积极治疗上述疾病可有效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此外,妇女在
绝经后冠心病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而雌激素替代疗法有一定保护作用。
三、戒烟、限酒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本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增高2~6倍,因此,必须积极戒除。少量饮用低度白酒及红葡萄酒有一定保护作用,但长期、大量酗酒对人体有严重危害,不应提倡。
二、适当体力活动,科学、规律生活适度的体力活动对控制体重、稳定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锻炼心脏功能、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均有益处。体力活动以不增加心脏负担、不引起不适及过度劳累为原则,循序渐进、规律进行。同时尽量做到情绪乐观、平和,睡眠充分、放松,工作张弛有度,作息规律、有序,培养良好的性格和生活习惯。
一、合理膳食首先要限制总热量的摄入,积极控制体重。参考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避免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如动物脂肪及富含胆固醇的食品如动物内脏、蛋黄(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胆固醇不超过300毫克/日),40岁以上者尤应注意。高血压及心衰患者应减少食盐的摄入,在正常情况下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日。糖耐量减低者应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同时,多食富含维生素、植物蛋白、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水果,并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
冠心病疾病常识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所引起的
心脏病。其发生涉及多种因素,有些危险因素不可更改,如年龄、性别,而另一些危险因素是可以人为干预的。积极去除或控制这些危险因素,防患于未然,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人群中开展卫生宣教、卫生指导,加强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有利于从整体水平降低危险因素。而对于已筛选出的高危人群,除指导其进行科学、卫生的生活方式之外,必要时尚需药物干预,如长效中药圣喜冠脉宁片,基础用药拜阿司匹林,前者是优质优价长效中药,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对防止冠心病反复及进展有显着的疗效,后者是抗血小板聚集西药,配合长效中药一同服用,能达到增效减毒,标本兼治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