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最终导致股骨头塌陷,髋关节严重病残的二种关节疾病。
该病的治疗,目前还比较困难。记者特地请教了有关专家,请专家就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问题向读者作一介绍。
记者:刘教授,请问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专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确切病因不详,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最常见的是创伤,其次为激素、酒精、脂肪代谢紊乱与结缔组织疾病等,其他较少见的有慢性肝病、减压病、镰状细胞贫血、各种血红蛋白病及凝血疾患、胰腺炎、痛风、烧伤、放射病、动脉硬化和其他血管堵塞性疾患、髋关节整复等。
记者:是不是上述病因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理变化都相类似
专家:是的。上述各种病因都是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造成了股骨头缺血、坏死,所以病理改变也相类似。
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病理改变不明显。红骨髓的改变是缺血的最早且最敏感的指征,损伤后4天细胞死亡,细胞核消失,呈嗜酸性。在血液循环被破坏2周后,可出现骨小梁坏死。
而在发展期,可观察到髋关节滑膜肥厚、水肿、充血,关节内常有不等量关节液。股骨头软骨常较完整,但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可出现软骨表面有压痕,关节软骨下沉,触之有乒乓球样浮动感,甚至有软骨破裂、撕脱,使骨质外露,表明股骨头已塌陷;更严重者,股骨头变形。沿冠状面将股骨头切开,观察其断面,可见到股骨头坏死部分分界清楚,各层呈不同颜色,软骨呈白色,其深面常附有一层骨质。这层骨质的深面常有一裂隙。再深面为折色坚实的骨质,周围有一层粉红色的组织将其包绕,股骨颈骨质呈黄色。
记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能不能早期发现
专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可以没有临床症状,仅在拍摄X线片时可被发现,而最先出现的症状为髋关节或膝关节疼痛。在髋部又以骨收肌痛出现较早。疼痛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如果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呈交替性疼痛。疼痛性质在早期多不严重,但逐渐加剧,也可在受到轻微外伤后骤然疼痛。经过保守治疗,症状可以暂时缓解,但过一段时间疼痛会再度发作。早期髋关节活动可无明显受限,随疾病发展,髋关节活动受限,其中以内旋及外展活动受限最为明显,出现跛行、行走困难,甚至扶拐行走。
由于原发疾患距临床出现症状的时间相隔较长,故患者在出现髋关节或膝关节疼痛时,应予以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
记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需要哪些辅助检查来协助诊断
专家:一般来说,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仍以普通的X线片作为主要的手段,有时甚至不需要其他的影像学手段即可做出明确的诊断。X线的早期征象有:髋关节间隙轻度增宽,股骨头轻度外移,关节囊软组织轻度肿大。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方面的应用可达到两个目的,即早期发现微小的病灶和鉴别是否有骨塌陷存在及其延伸的范围,从而为手术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信息。
近年来,应用磁共振(MRI)诊断早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已经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实践证明,MRI是一种有效的非创伤性的早期诊断方法。MRI最早可以出现有确定性意义的骨坏死的信号是在脂肪细胞死亡之后(12~48小时)。信号强度的改变是骨坏死的早期并且敏感的征象,在一些病例中,当核素扫描结果尚未发现异常时,磁共振已出现阳性结果。
对于X线片表现正常或仅有轻度骨质疏松,临床无症状或有轻度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者,骨血液动力学检查可以帮助确诊有无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准确率达99%。
动脉造影也是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之一。股骨上端的动脉走行位置及分布均较规则,行径较直,可有曲度自然的弧形弯曲,连续性好。动脉造影中所发现的动脉异常改变,可为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依据。
放射性核素扫描是一种安全、简便、灵敏度高、无痛苦、无创伤的检查方法,病人易于接受,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具有很大价值。特别是对X线检查尚无异常所见,而临床又高度怀疑有骨坏死可能者作用更大。与X线摄片相比,常可提前3~6个月预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准确率可达91%~95%。
记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该怎么治疗?是不是都需要手术治疗呢?
专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目前面临的困难是对该病如何正确分期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首先应明确诊断、分期、病因等因素,同时也要考虑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单髋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青少年患者,因其有较好的潜在的自身修复能力,随着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股骨头常可得到改建,获得满意结果。对成年人ⅠⅡ期病变人,范围较小者也可采用非手术疗法。一般病变越小,越易修复。
对于单侧病变,患侧应严格避免持重,患者可扶拐、带坐骨支架、用助行器行走;如双髋同时受累,应卧床或坐轮椅;如髋部疼痛严重,可卧床同时行下肢牵引,常可缓解症状。治疗中应定期拍摄X线片检查,至病变完全愈合后才能持重。
(2)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治疗有如下几种:
①股骨头钻孔及植骨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股骨头的外形完整,且无“半月征”时可做股骨头钻孔及植骨术,如果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可以帮助股骨头重建血运。
②多条血管束及骨松质植入术。通过这一手术措施可达到3个目的:重建或增加股骨头血供;降低骨内压;改善静脉回流,从而实现其疗效。
③经粗隆旋转截骨术。这一手术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以起到减轻疼痛、增加关节间隙、防止进一步塌陷及脱位等作用,但其只适用于不太严重的病例。
④髋关节融合术。选用髋关节融合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非常慎重。对于双侧髋关节病变者,至少要保留一侧髋关节的活动。如融合手术成功,则可解除髋关节疼痛,髋关节较稳定,适于长时间站立或经常走动的工作。
⑤人工关节置换术。一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适用于病期较短股骨头已有塌陷,但髋臼尚未发生继发性骨关节炎者。术后效果满意者多,但真正届“优”者少。二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多数Ⅲ、Ⅳ期患者由于髋关节疼痛严重,活动明显受限,股骨头严重塌陷、脱位,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不适宜做截骨术者,可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由于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疼痛立即消失,髋关节可获得90左右屈曲30°左右外展,因而近期疗效满意。同时也适于治疗双髋关节均有病变者。然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有许多重要合并症,长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三是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近年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新技术为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这为中青年患者带来福音。由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有许多长期并发症,对于年轻患者,作为一种保护性过渡治疗,国外有一些知名专家开展了髋关节表符合髋关节生理状态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