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股骨头坏死病因多种多样。虽然病因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病理表现,其共同问题是引起的股骨头的血液供血不足,而导致股骨头细胞缺血坏死。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虽然很多,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从临床效果来看,疗效并不十分理想。
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内翻或外展截骨术以改善髓关节的负重面。截骨术旨在将负重区骨坏死病损部位转至非负重区,改变股骨的负重力线,代之以正常有结构支撑的关节软骨承载负重,防止股骨头塌陷及促进病灶内骨的生成。此外,截骨术还有降低髓内压的作用。截骨主要分经转子旋转截骨和转子间内翻或外翻截骨两种。术前应根据正侧位x线片、CT和MRI仔细评估截骨方式,确定旋转或内、外翻移动程度。截骨术最佳的适用对象是x片上没有明显的骨性关节炎改变,没有关节间隙的丢失以及髓臼未累及者。截骨术手术创伤较大,技术难度较高,尤其是旋转截骨术操作难度高,股骨头发生二次塌陷率高。目前,截骨术没有被广泛接受为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标准方式,我国近几年对其文献较少,其原因分析是其预后的不确定性,术中步骤繁琐,并发症严重如股动脉断裂,粗隆下骨折等,以及失败后会给人工关节置换术带来困难。
手术技术相对容易的内翻与外翻截骨在欧洲应用较为普遍,多数学者认为坏死病灶的大小是决定截骨术成败的关键,因此术前对髓关节的影像学评价,用髓关节正侧位片计算出坏死区位置和大小,判断出坏死灶是否可以移出负重区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