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骨病 > 股骨头坏死 > 正文

类风湿患者如何预防股骨头坏死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9-1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简称股骨头坏死)由于本身起病缓慢,病因易被忽略(如激素等),早期定位症状体征不典型,尤其是医生的警惕性不高等原因,有许多门诊病人多次就诊甚至历时2-3个月直到定位症状体征出现、股骨头已塌陷变形才得以确诊,此时已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有的甚至给患者造成终生残疾。股骨头坏死的三大主要症状是髋关节(单侧或双侧)疼痛、跛行、功能障碍)。由于早期唯一症状就是疼痛,常常误诊为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膨(脱)出症、梨状肌综合症、膝关节炎风湿病等。股骨头发生缺血坏死时,因无菌性炎症而导致其骨髓内压增高和关节腔内压增高,周围组织和神经被牵拉挤压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疼痛。

骨坏死是人体骨骼骨组织发生坏死的一种病变,多发生在各个关节处。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疾病在某些情况的影响下,可引发骨坏死。例如风湿、类风湿等疾病。类风湿又名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免疫性炎症疾病,多因内分泌、新陈代谢、营养吸收、气候环境、细菌和病毒感染等因素影响所致。症状多为反复发作、对称性、多发性小关节炎,早期呈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类风湿引发骨坏死大致有两种情况:根据类风湿的发病位置和病理,发病后主要侵犯关节的滑膜,滑膜发生病变,使软骨或软骨下营养摄取、血运等方面受影响,从而继发软骨和软骨下坏死,最终造成骨坏死;类风湿患者发生骨坏死几率较高原因则是因为服用了激素类药物来治疗类风湿,治疗类风湿的药物多为皮质类固醇药物,它是激素的一种,大量或长期使用激素,可导致血脂升高,脂肪沉积和变性,细胞代谢功能紊乱,尤其是增多的脂肪细胞将压迫骨细胞使股骨头内酯栓出现,堵塞血管发生坏死,或引发骨质疏松,使关节处出现细微骨折,最终发生坏死。

类风湿患者如何预防骨坏死或降低骨坏死发生率呢?这就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治疗疾病时用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代替激素类药物;注意防寒、防潮、保暖,避免风寒湿邪侵袭;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多进行户外运动;定期进行检查,对类风湿可能引发的疾病进行排查,尤其要对是否发生骨坏死进行检查,如未能及时预防也可以达到及时发现疾病的目的。

股骨头坏死患者在被诊断为股骨头坏死后,医生都会让其患肢限制负重,卧床休息,进行手术或非手术疗法。在非手术疗法中,股骨头坏死靠修复就需1年到3年的时间,修复快者只需半年。然而长期不负重卧床休息,是不易实行,也不提倡的。功能锻炼可防止废用性的肌肉萎缩,是促使早日恢复功能的一种有效手段。所以股骨头坏死患者正确掌握锻炼方法,掌握最佳锻炼时机是十分重要的。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