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右旋甲状腺素:适用于Ⅱ型和Ⅲ型,每日I—2mg。本药对
冠心病患者可诱发加重心绞痛,长期应用可出现
甲亢。
(7)不饱和脂肪酸及其复方制剂:亚油酸丸、益寿宁、脉通、血脂平等。
2.中医药治疗
(1)脾虚湿盛:体型丰满,四肢倦怠,腹胀纳呆,咳嗽有痰,大便溏薄,舌淡苔腻,脉滑。
治法:燥湿健脾。
方药:
苍术、
厚朴、白蔻仁各12克,
藿香、
泽泻各9克,
茯苓15克,
薏苡仁20克,
陈皮、
桂枝、
石菖蒲各10克。
(2)湿热童滞:烦渴,发热尿少,身重,腹大浮肿,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
金银花15克、荷叶9克、
连翘12克、泽泻10克、茯苓20克、草决明12克、
虎杖12克。
(3)肝火炽热:口苦烦躁,面红目赤,胸胁胀满,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
方药:
龙胆草10克、
黄芩10克、山栀于12克、
柴胡9克、木通6克、
车前子15克、泽泻IO克、
石决明15克。
(4)阴虚阳亢:
头晕耳鸣,少寐多梦,肝体麻木,口渴,舌红苔黄,脉弦细。
治法:育阴抑阳。
方药:
天麻、
钩藤、栀于各10克,生地18克、生决明15克,
桑寄生、川牛膝、
玄参、
白芍、
麦冬各11克。
(5)气血淤滞:胸闷气短,或胸痹心痛,痛有定处,舌紫暗有淤点或淤斑,弦。
治法:行气活血化淤。
方药:
当归、
桃仁、
红花、
赤芍、
桔梗、牛膝各12克,
川芎、枳壳、柴胡各10克,
甘草6克,生地18克。
(6)肝肾阴亏:体倦乏力,腰酸腿软,年迈体弱,耳鸣眼花,舌红苔薄,脉沉细。
治法:益肾填精。
方药:
何首乌、麦冬、沙参、
菟丝子、桑寄生各12克,生地18克、
枸杞子;
黄精、
杜仲各15克,
黑芝麻20克。
[预防与调护]
饮食控制是本病治疗的基本措施,总原则是注意限制总热量,使体重正常。I型一般只需低脂饮食;对内源性高甘油三脂即Ⅲ、Ⅳ、V型要重点限制总热量及糖,减轻体重;n型宜采用低胆固醇饮食、低饱和脂肪酸饮食并加用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等。
另外还要精神放松愉快,增强运动和体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