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4 谨防治疗误区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患者都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虽然方便,但实际治疗过程中却存在不少误区,有些甚至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治疗高血压须走出这样的误区。
误区一:不测血压服药 许多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平时感觉无不适时少服或不服,一有头晕、头痛等症状时就加大药量,殊不知,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不测血压,盲目服药,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还可使病情恶化,诱发心脑血管疾患。
误区二:间断服药 有些人在应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好转,血压降至正常,即认为已“治愈”,便自行停药,结果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再用药使血压下降后再停药,人为地使血压降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这样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不仅能使病情恶化,使机体产生耐药性,而且还会导致“高血压危象”。
误区三:无症状高血压不服药 一些高血压患者血压虽然很高,平时却无任何自觉症状,由于身体没有其它不适,这些人很少服药或不服药,从病理学方面讲,无症状高血压长期不服药,可使病情加重,又可诱发心脑血管疾患。
误区四:降压过快 一些高血压患者治病心切,常常擅自加倍服药或数药并用降血压,数天内血压大幅度下降,降压过快可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塞等严重后果,这种教训是深刻的。
误区五:睡前服药 有些高血压病人喜欢睡前服用降压药,认为这种治疗效果会好些。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人在睡眠后,全身神经、肌肉、血管和心脏都处于放松状态,血压比白天下降20%左右,如果睡前服药,两小时后正是药物的高效期,这样就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从而使血液内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阻塞心脑血管,引发缺血性心脑中风。
误区六:滥用乱用高血压药品 高血压按其病情及其它器官的损害情况分为3级4 组,对各级高血压的治疗用药有所不同,有些人患高血压后,不按医嘱服药,而是按照别人治疗高血压的用药处方用药,或者偏信广告中的好药,这样就势必出现治不对症、药不对病的情况,延误疾病的治疗。
因此,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治疗时,除避免上述误区之外,为了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达到既有效地控制血压稳定,又减少并发症的目的,必须严格遵照医嘱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
5 降压药的使用
降压药分下列几类:1,利尿剂。如HCT。2,B-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3,CCB。如波依定。4,ACEI。如蒙诺。5,ARB。如代文。6,a- -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7,a--受体阻滞剂+B-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8,复方制剂。如北京降压0号。9,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10,中枢降压药。如可乐宁。等。 如果您有高血压,医生会根据您的各种情况为您选择一种或几种药物。通常是从一种药的小剂量开始,经过一段时间,如果血压未降至预期水平,则逐渐增加剂量。如果某一种药物用到最大剂量,血压仍不能充分下降,就可以换用另一种药物,或加用另一种药物联合使用。总之,选择对您量适合的药物种类与剂量需要一个过程。理想的结果是采用最低剂量和最少种类的药物使血压得到充分控制,并且没有明显不适的副作用。
6 降压药效果不好怎么办
许多人反映,吃了许多药,血压还是降不下来,怎么办?让我们先分析一下降压治疗效果不理想可能的原因。
一是测量血压有偏差。有的高血压患者一见医生就紧张,血压就会升高,这叫“白大衣反应”。所以,在门诊检查时血压相对比在家里测要高。遇到这种情况先别急,在家里每天定时测一段时间,相对比较平稳的数字比在医院里所测量出来的数字可能更真实。千万不要一看血压没降下来就增加药量或换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