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六腑寒冷,伤寒,温疟,大风汗不出,心腹留饮,宿食,肠游下痢,泄精,女子字乳余疾,散风邪瘕结,水肿,黄疸,杀虫鱼毒。
开腠理,通血脉,坚齿发,调关节,耐寒暑,可作膏药。
③《药性论》:治恶风,遍身四肢顽痹,口齿浮肿摇动;主女人月闭不通,治产后恶血痢,多年痢,主生发,疗腹中冷痛。
治头风下泪,腰脚不遂,虚损留结,破血,下诸石水,腹内冷而痛,除齿痛。
④《
食疗本草》:灭瘢,下乳汁。
⑤《日华子本草》:破症结,开胃,治天行时气温疾,产后宿血,治心腹气,壮阳,疗阴汗,暖腰膝,缩小便。
⑥《纲目》: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洗。
【宜忌】阴虚火旺者忌服。
孕妇慎服。
①《
本草经集注》:杏仁为之使。
畏款冬。
恶栝楼、防葵。
畏雌黄。
②《别录》:多食令人乏气,口闭者杀人。
③《千金·食治》:久食令人乏气失明。
' ④《唐本草》:畏橐吾、
附子、
防风。
⑤《本草经疏》:肺胃素有火热,或咳嗽生痰,或嘈杂醋心,呕吐酸水,或大肠积热下血,咸不宜用;凡泄泻由于火热暴注而非积寒虚冷者忌之;阴痿脚弱,由于精血耗竭而非命门火衰虚寒所致者,不宜入下焦药用;咳逆非风寒外邪壅塞者不宜用;字乳余疾由于本气自病者不宜用;水肿黄疸因于脾虚而无
风湿邪气者不宜用;一切阴虚阳盛,火热上冲,头目肿痛,齿浮,口疮,衄血,
耳聋,咽痛,舌赤,消渴,肺痿,咳嗽,咯血,吐血等证,法所咸忌。
⑥《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动火堕胎。
【化学成分】花椒果实含挥发油0.7%(贵州产)、2~4%(甘肃产)、4~9%(广东产)。
挥发油中含牻牛儿醇、柠檬烯、枯醇等。
果实尚含甾醇、不饱和有机酸等。
香椒子(东北产)的果实含爱草脑、
佛手柑内酯。
果实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爱草脑,约占90%。
果皮含佛手柑内酯及苯甲酸。
【药理作用】所含牻牛儿醇,小剂量能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
对离体兔小肠,低浓度时作用不恒定。
有时有轻度但较久的运动亢进,大剂量则抑制肠运动。
给大鼠口服后,能抑制胃肠运动(食糜的通过速度减慢),对大肠运动则影响不大。
接近致死量时则有泻下作用。
小量口服,对大鼠有轻度利尿作用;但大量可抑制排泄。
给兔静脉注射可发生迅速而显著的降压作用。
对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为4.8克/公斤,兔静脉注射则为50毫克/公斤。
动物死亡皆由于呼吸麻痹。
死后解剖,呼吸道有牻牛儿醇特有的香气,且有多量血性渗出液,肺及支气管有许多出血斑,因此死亡原因乃由于呼吸极度困难所致。
牻牛儿醇对豚鼠蛔虫有驱虫作用。
另据报道,花椒稀醇液有局部麻醉作用,在家兔角膜之表面麻醉,效力较地卡因稍弱;在豚鼠之浸润麻醉中,效力强于普鲁卡因。
应该指出,日本所产花椒,实为山椒,我国不产;其中含中枢麻痹成分,又能兴奋延髓,产生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