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高血压 > 正文

高血压反反复复如何用药?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3-3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三、忌睡前服药诱发脑血管意外。传统的降血压服药方法,是每日药量分3次服用,有些高血压病人习惯睡前服用1次,以为服药后血压下降,可以舒舒服服地睡觉。殊不知,睡前服药,2小时后可达血药浓度最高峰值,而此时机体本身血压也在下降,二者合一可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从而诱发脑血栓形成,发生脑血管意外以及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因此,高血压病人一定要按医生嘱咐的时间服药,或采用时辰药理学原理服药法,避免发生上述因掌握服药时间不当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

  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因而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倍受患者重视。虽然绝大部分药都是经肝代谢肾排泄,但并不表示对肝肾都有损害。患者可以考虑选用双通道排泄的药物,如洛汀新。各种药物都有不同的不良反应,由于每个患者的反应性不同,因此不良反应表现也各异。现在普遍应用的各种降压药都经过大量长时间的临床验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只要根据患者的情况综合分析,合理用药,不良反应是可以避免的。
  1)利尿剂:不良反应有低血钾、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高血糖和高血脂。另外,对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会有不利影响。
  2)β受体阻滞剂:心动过缓、诱发支气管哮喘、高血糖、高血脂等。虽然最近发现小剂量可治疗某些心衰,但大剂量使用可发生急性心力衰竭。
  3)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可产生面部潮红、头痛、心率加快、踝部水肿。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由于对心脏传导及窦房结功能有抑制,因此对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者不用。  
  4)α受体阻滞剂:体位性低血压,尤其首剂服药时容易发生,因此首次服药时常在入睡前半量服用,并注意夜间尽量避免起床。
  5)ACEI:最多见的是咽痒、干咳。
  6)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目前尚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降压药的使用或配伍禁忌

  保钾利尿剂禁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
  β受体阻滞剂禁用于心衰的患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禁用于妊娠妇女
  钙通道阻滞剂与利尿剂不是好的组合,而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适用于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保钾利尿剂和用可以防止低血钾
  β受体阻滞剂不宜与利尿剂长期合用,因可引起血糖和血脂紊乱


               高血压药物治疗新观念

   治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从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转变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
  2.有利于改善代谢障碍;
  3.保护靶器官不受损害,有效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
  4.适用于配合全身其它疾病的治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老年人如何用降压药

  高血压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对轻度患者应首选非药物治疗,其中包括降低体重、限制钠盐摄取、增加运动、限制饮酒、戒烟及松弛疗法等。中度或严重者就应采取药物治疗配合非药物疗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1、选择转换酶抑制剂(如洛汀新)、钙拮抗剂(如硝苯吡啶)和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效果较好。   2、应选一个合适的降压药作为第一线药物,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当不能控制血压时换用另一类药或联合用药。使用具有不同作用方式的多种降压药联合治疗时,常在小剂量即可控制高血压,且药物副作用小。
  3、降压药通常需较长期服用,应定期测量血压,根据自觉症状和血压水平来调整用药剂量。      4、用药产生一些副作用后,可根据反应程度来调整用药剂量。
  5、血压不宜压得太低,高血压病人在起坐、站立等体位变动时动作宜慢,更不宜参加较为剧烈的运动。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