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生活中怎样防范高血压
人们在出现心梗、心衰等急症时方知高血压"第一杀手"的后果与危害。平素无声无息的高血压,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认识与之密切相关的因素,有助于我们防患于未然。
肥胖与高血压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2/3的高血压患者由肥胖所致,特别是腰围/臀围之比与以后高血压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减肥可以使血压降低5mmHg~7mmHg。
体重≥100Kg的患者减轻10Kg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大幅度降低,总胆固醇降低10%,患糖尿病的危险性降低50%,糖尿病相关性死亡降低30%~40%,总体死亡率降低20%~25%。
饮酒与高血压
加拿大最近的一项研究认为,超过4%的60~64岁男性高血压患者,过度饮酒是其患病的主要原因。另外,喝酒的方式也非常重要。社交性的集会饮酒即使调整总的饮酒量,也可能出现高血压陡增的危险。过度饮酒还会对抗大多数降压药的疗效,而戒酒会使降压变得较为容易。
运动与高血压
临床试验表明,规律的体力活动对轻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大有帮助,中重度的高血压患者通过16周规律的有氧运动,血压可显著下降。但对那些运动后有症状出现(哮喘、心绞痛)的个体,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运动。已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不管是否有高血压,也应进行锻炼以降低死亡发生的危险。具体运动可以是散步、骑车以及非竞技性游泳,每次运动40~60分钟,每周3~4次。如果锻炼时间较短(如20~30分钟),降压疗效将不显著。
近年来,中国高血压患病率仍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且高血压不再仅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甚至儿童都患上了高血压。
分析其原因,这家医院心内科主任于玲范认为,中小学生患高血压的罪魁祸首是遗传因素和高糖、高脂饮食,导致营养过剩及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父母患有高血压病者,其子女发生高血压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出2倍,而患肥胖症的儿童高血压病发生几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至6倍。
另外,学习过度紧张,精神心理压力大、与老师或同学发生不愉快都可能引起血压一过性增高,甚至患上了高血压,而这些都是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于玲范教授告诉记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生活方式可使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5%。要控制孩子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应培养孩子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要盲目追求营养。要养成孩子吃饭不挑食,不吃过多的肥肉、动物肝脏等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控制食盐的摄入量。不要给孩子过大的精神压力,做到劳逸结合。要教育好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要让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户外运动。
如果是老年人或年纪比较大的
在回答你前,先要告诉你,老年人患高血压,是要终身服药的了.
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
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一)合理膳食;(二)适量运动;(三)戒烟限酒;(四)心理平衡;(五)自我管理;(六)按时就医。
一、 合理膳食
1. 饮食对于高血压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
2.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
①碳水化合物食品:
适宜的食品---米饭、粥、面、面类、葛粉、汤、芋类、软豆类。
应忌的食品---蕃薯(产生腹气的食物)、干豆类、味浓的饼干类。
②蛋白质食品---牛肉、猪瘦肉、白肉鱼、蛋、牛奶、奶制品(鲜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纳豆、黄豆粉、油豆腐)
应忌的食物---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鲸鱼、鲱鱼、金枪鱼等、加工品(香肠)
③脂肪类食品
适宜的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
应忌的食品---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浸沙丁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