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高血压 > 正文

降压药的正常使用人群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3-22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通常,高血压一经确诊,应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终身服用降压药,尽可能把血压降低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以降低中风(卒中)与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遗憾的是,许多患者因为种种原因擅自停服降压药。

  具体归纳起来,擅自停服降压药大致有以下8种情况,患者应注意避免。

  1工作繁忙,经常忘记服降压药

  中年高血压患者,整天忙忙碌碌,压力大,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健康,以致经常忘记服降压药而被动停药。

  对策:患者需要提高对降压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尽可能坚持每天早上洗漱后服用长效降压药(每天服用1次,可以控制24小时血压)。这样,患者不需要把药物带到工作场所,也不会因为工作太专心、繁忙而忘记服药。

  2无头晕、头痛等不适,自认为高血压好转而停药

  高血压患者通常没有明显不适感,只有在血压非常高时才会有头晕、头痛等症状。有些患者误认为没有症状血压就是正常的,或高血压已好转,因此擅自停服降压药。

  对策:事实上,高血压所带来的风险大多是在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下发生的。平时即使没有任何症状,患者也不可随意停药,而应定期在家中测量血压,根据所测得的血压水平,与诊治医生进行讨论,再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调整降压药的剂量或停药。

  3自认为体育锻炼可降低血压,无需再服药

  定期的体育锻炼的确有助于降低血压,特别是那些达到出汗状态的体育运动。一些人误以为自己天天参加体育锻炼,就可以不服降压药了。

  对策:体育锻炼的降压作用非常有限,而且往往缺乏长期性。即使参加了体育锻炼,血压暂时恢复到正常,也不能擅自停药。而必须经过专业评估后,由医生决定是否有必要调整降压药剂量甚至停药。

  4自认为“是药三分毒”,要尽量不吃或少吃降压药

  有人认为,“是药三分毒”,药物能不吃尽量不吃,必须吃则尽量少吃。其实,由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销售的各种化学药品,都通过了完整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估,因此,在推荐使用剂量范围之内,这些药物通常非常安全,即使长期甚至终身服用也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对策:科研证实,降压药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显著降低发生中风与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不能因为害怕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就不吃或少吃甚至拒绝服用降压药。事实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还是非常安全的。

  5不知道高血压需长期服药

  有的高血压患者以为高血压经过治疗后可“痊愈”。当然,随着对高血压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找到一些有效控制血压的办法,但是,迄今为止,高血压仍不能彻底根治或治愈。

  对策:血压水平是人体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与心脏、血管系统相互作用、综合平衡的结果。当血压升高时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服药,才能控制血压,降低患者发生中风、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

  6自认为随着年龄增长血压会自然增高,无需再服药

  随年龄增长,人体内的大小血管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弹性功能下降(或称为动脉硬化)。通常,收缩压在中年后会持续升高,舒张压则在进入老年后因大动脉硬化而不再上升,甚至有所下降。一些人想当然地认为,年龄增长,血压增高是自然现象,不必服药治疗。

  对策:血压水平随年龄升高绝非必然,更不能称为自然升高,而是一种病理现象,有非常严重的后果,需要继续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另外,通过限制钠盐摄入、加强体育锻炼等措施,可以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使动脉血管在老年期仍然富有弹性,维持正常血压。

  7自认为夏天血管舒展,血压自然会降低,可以停药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