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明知有病,不愿吃药。有些高血压患者虽然已被确诊,但自觉没有什么特别难受的症状,或担心药物会有副作用而拒绝服用降压药。这些患者的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久而久之,势必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夏主任说,控制血压的目的是保护靶器官,防止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意外,高血压
肾病等并发症。对于血压在150/90mmHg左右轻度的血压偏高患者可以先不吃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进行调控,如果观察3~6个月血压控制不好,就必须用药物控制。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副作用是可逆的、轻微的,只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脑血栓跟高血压长期吃药应该是安全的,因此高血压患者不要害怕药物治疗。
卫生部从5月17日世界高血压日到10月8日我国高血压日期间,在全国开展主题为“健康膳食、健康血压”的宣传教育活动,以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高血压是多种病残的直接原因,但若能正确防治,可使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病房主任夏云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重视生活方式改善的同时,需要长期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然而,目前不少人对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认识存在着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