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高血压 > 正文

高血压的音乐疗法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2-27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尚未明确,但特异性性格(如a型性格特征)、精神因素都对本病的发生与发展起着相当大的影响。愤怒、焦虑、恐惧会引起机体一系列的植物神经紊乱,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博出量增加、血压升高。如果长期处于激烈紧张状态,这种改变就固定下来,成为不可逆的病理现象。只要注意一下我们周围的高血压病人,就会发现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平时急躁易怒、或者常常忧虑烦恼。高血压病人在激动、愤怒之下,血压会急剧上升。
 
    高血压常见症状有以下类型:
 
    肝阳偏盛:症状主要是头痛、性情烦躁、失眠、口苦干、面红耳赤;舌质边尖红、苔黄,脉弦有力。
 
    肝肾阴虚:这一类病人平素常感头晕眼花、腰酸腿软、心悸、失眠、耳鸣。或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舌尖红、苔薄白,脉细弦。
 
    阴阳两虚:病人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失眠多梦、耳鸣、夜尿频、畏寒肢冷;或有阳痿遗精月经不调,见有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者无苔,脉沉细或结代。
 
    痰火内盛:多见于形体肥胖的人,头胀痛、目赤易怒、而红、寐差,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应用举例:
 
    音乐对高血压病的疗效基本肯定。南京艺术学院宋保生教授,曾经用大提琴演奏曲目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乐疗,结果显示85%的高血压病人血压从24-26kpa/13.3-14.7kpa(180-200/100-100mmhg)下降到17.9-18.7kpa/11.2kpa(134-
140/84mmhg)。据宋教授介绍,他50年代在东北读研究生时,常为一些喜爱大提琴的人演奏,一段时间后,其中有些患有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病人竟然获得好转。他的导师奥斯卡曼哲教授就身患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他不用药,每天宋教授都为他演奏大提琴,后经医生检查,他的病好了,健康、睡眠、饮食都大为改善,使人惊奇。从50年代至今,许多著名教授都有喜爱听宋教授的大提琴,如程午加、瞿安华、臧云远等教授,都是大提琴曲爱好和受益者,对他们的健康有所帮助。
 
    宋教授的大提琴乐疗一般分两阶段进行,第一段为准备阶段,包括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安排分组及治疗前准备。第二阶段为2-3周的治疗,每周4-6次,每次45分钟,演奏厅内光线柔和、空气新鲜、幽静雅致,演奏前向听众讲解乐曲内容和有关要求,使听者全身放松、思想集中进入最佳受乐状态。1985年到1988年,宋教授举办这样的演奏会达22场。
    高血压音乐处方
 
    (1)经典乐曲 《秋日秋雨》、《海边天空》、《罗密欧与珠丽叶》、《我只在乎你》、《潇潇湘水云》、《汉宫秋月》
 
    高血压虽然临床症状各异,但都以上实下虚为主。上实指的是肝火上扰气血逆冲于上,下虚为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致使肝阳偏盛。音乐使病人身心放松,有利于缓解机体紧张状态,缓解人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反应,促进气血运行和人体内部机能的调整,改善大脑皮层功能,发挥调整身心活动的主导作用,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肝阳上亢的病人,应以平肝潜阻为宜,“潜阳”,在乐疗中体现在选择放松,镇静、平和的乐曲,或者是那些可能引起病人产生痛苦、恐惧体验、难以抑制自身情绪的乐曲。例如《春江花月夜》就比《将军令》在降血压方面作用明显。
 
    从临床上看适当的音乐,尤其是放松性音乐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是极有价值的。听音乐治疗中不服用降压药,观察无无严重合并症的1、2期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可见到听放松音乐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处理,均具有显著意义(血压可平均下降1.33—2.67kpa(10-20mmhg))。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