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级别:学长
2005年8月25日 高血压患者不仅要按时服药及注意情绪稳定,还要经常到医院进行检查,及进一步发现其它病变。1,要注意定期做心电电图检查,了解心脏情况,判断心肌是否缺血以及左侧心室是不肥厚。2,要定期拍正位胸片,观察主动脉有无扩张、延长。3,要注意血脂情况,要测定血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早期发现冠心病的苗头,早期治疗。4,由于高血压可使肾脏发生器质性病变,因而,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检查肾功能。5,因为高血压病易合并糖尿病,所以要注意查血糖、尿糖,并做糖耐量试验,早期发现糖尿病。6,注意血钙与悄酸水平,因为有降压作用的利尿药可引起高钙血症和高尿酸血症。
1、控制热能摄入 每餐不要过饱,因为饱食可使高血压患者的血管舒张调节功能降低,从而引起血压的显著波动。
2、适当限制钠盐的摄入量 WHO已中医诊疗网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以低于5克为宜,同时要少吃腌、熏食品以及酱油、味精等含钠高的食物。
3、适当限制脂肪和胆固醇
4、可适当吃些鱼和大豆以及制品,多食含钾、镁、碘和锌高的食物,避免某些食物与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
食物的选择:
1、多吃能保护血管和降血压及降血脂的事物:降压的食物有芹菜、胡萝卜、番茄、荸荠、黄瓜、木耳、海带、香蕉等。降血脂的食物有山楂、大蒜、洋葱、海鱼、绿豆等。此外草菇、香菇、平菇、蘑菇、黑木耳、银耳等蕈类食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对防治高血压病,脑出血,脑血栓都有较好效果。
2、禁忌食物 所有过咸食物及腌制品,如蛤贝类,虾米、皮蛋、含钠高的绿叶蔬菜等。烟、酒、浓茶、咖啡,以及辛辣的刺激性食品。
3、膳食要求 宜少量多餐,每天4~5餐为宜,避免过饱
概述
高血压病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病因不明的高血压者称原发性高血压或继发性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诊疗网建议的血压判别标准:①正常血压,收缩压≤18.64Kpa(140mmHg),舒张压≤12.1Kpa(90mmHg)。②成年人高血压,收缩压≥21.3Kpa(160mmHg),舒张压≥12.65Kpa(95mmHg)。③临界高血压,指血压介于上述二者之间。进入高血压专题
病因
高血压病因不明,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有(1)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2)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15%,>20g/日发病率30%。(3)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4)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5)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症状
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以缓进型多见。
一、缓进型高血压。
(一)早期表现: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早期血压仅暂时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受累。
(二)脑部表现:头痛、头晕常见。多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血压急骤升高。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
(三)心脏表现:早期,心功能代偿,症状不明显,后期,心功能失代偿,发生心力衰竭。
(四)肾脏表现:长期高血压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五)动脉改变。
(六)眼底改变。
二、急进型高血压:也称恶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病的1%,可由缓进型突然转变而来,也可起病。恶性高血压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30-40岁为最多见。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多在17.3Kpa(130mmHg)以上,有乏力,口渴、多尿等症状。视力迅速减退,眼底有视网膜出血及渗出,常有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迅速出现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不全。也可发生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病程进展迅速多死于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