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血压升高可以是一过性,可以是症状性,也可以是高血压病。原因不同,治疗原则也就不同。所以,当发现血压升高时,首先应确定其性质。
人的血压极易因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引起波动,如应激状态、情绪激动、紧张、剧烈运动、体力劳动后血压均可在短时间内明显升高。为了尽可能减少各种因素的影响,测量血压时应卧位、平静、反复多次,务必排除一过性高血压。
症状性高血压又称继发性高血压,意即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是其他疾病的症状之一。而有些原发疾病是可以治愈的,高血压亦将随之消失。很明显,及时确定是否为症状性高血压将直接影响治疗原则、方法及效果。对突然发生的明显高血压(尤其是年轻人),高血压时伴多汗、乏力或是其他一些不常见的症状,上下肢血压明显不一致,常规检查提示有其他疾病存在之可能,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不满意等,均应考虑到症状性高血压的可能性,须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明确诊断,而不能盲目服用降压药物。
高血压病最主要的临床特点是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但要明确地在高血压和正常血压间划出界线十分困难。目前执行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正常收缩压为18.6千帕(140毫米汞柱)或以下,舒张压12千帕(90毫米汞柱)或以下。初诊高血压时常规应测量双侧,血压确实高于正常,即收缩压21.3千帕(160毫米汞柱)或以上,舒张压1..6千帕(95毫米汞柱)或以上,二者有其一即可诊断。必须除外一过性、症状性高血压后方可确诊并采取相应的降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