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道吃盐过多、常吃动物内脏和低钾的食品、酗酒、缺乏体力活动、性情急躁等,与
高血压的发生有关;知道体重超重、肥胖、有高血压病家族史、吸烟、年龄增大等是患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知道戒烟、限制饮酒、减少高热量摄入,防止和纠正肥胖,经常参加体力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预防或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
二、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体重,防止和纠正脂类、蛋白、血糖代谢紊乱,预防或延缓动脉硬化,减少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我们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劳动强度、有无并发症等,来计算患者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三大营养素的比例及重量。
饮食治疗的主要措施是改善膳食结构。1、多吃青菜水果(每日不低于500克)和薯类。2、常吃奶类(每日喝500克牛奶为宜)和豆类制品。3、每日食用高蛋白食品3份,每份相当于瘦肉50克、鱼虾100克、鸡蛋1~2个、鸡鸭肉100克、豆腐100克。4、摄入主食(每日250克左右)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的体重。5、多食各色食品,如少量红葡萄酒、燕麦片、黑木耳,吃清淡少盐(每日3~5克)的食物。
6、戒烟、限酒,每日酒精度<20克,相当于白酒40毫升、红葡萄酒100~150毫升、啤酒300毫升。做到食品多样化,粗细搭配,不甜不咸,每日三四顿饭,七八分饱。
三、运动治疗
在合理饮食的同时,经常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热量的消耗,减少多余的脂肪,改善脂类糖类代谢,控制体重,增强体质,提高心脑血管的应激能力。
鼓励并督促身体超重或肥胖者进行运动治疗。通常用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来衡量人的肥胖程度。体重指数=20~24为体重正常;体重指数大于或等于25为超重;大于30则是肥胖。
目前有氧运动被视为最佳运动处方,并作为增进健康的基本手段。如游泳、慢跑、快走、打乒乓球、打门球、爬楼梯、打太极拳等。这些项目简单、方便,利于长期坚持。运动时每次要超过3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5次。运动要达一定强度,简易计算法是运动时年龄加心率等于170。
四、药物治疗
确诊高血压后经过饮食治疗、运动疗法不能使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时,就要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
目前降压药很多,常用的有:利尿降压药、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等,医务人员依据患者血压水平、年龄、性别、有无并发症等个体特点,选择不同的降压药。
单独用药:可选用长效钙拮抗药、利尿降压、ACEI、β阻滞剂其中一种。老年性高血压或有
糖尿病、
高血脂患者,一般不选用利尿降压药,以免影响血糖和脂类代谢。
联合用药:具体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搭配,不可随意更换。
五、监测并发症
对高血压患者经常监测血压,酌情调整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定期检验血脂、血糖水平,检查心、脑、肾、眼等重要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及早发现损害及时治疗,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每年最少一次按下列项目进行全面随访。
高血压病程、就诊时间、血压水平。用药是单药治疗还是联合用药。有无危险因素: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总胆固醇>200mg/dl、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有无靶器官损伤:左室肥厚、蛋白尿、血肌酐升高、颈动脉粥样斑块、眼底动脉狭窄。有无并发症:如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短暂性
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
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心衰、糖尿病
肾病、肾功能衰竭、视网膜出血或渗
出、视乳头水肿。
我有更好的回答
一般来说,高血压属于慢
性病,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有效控制血压到目标水平(一般来说要求血压低于140/90mmHg),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如防止卒中、
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及进展,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死亡风险。目前在我国常用的一线降压药主要有利尿药(如常见的氢氯噻嗪和速尿)、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如“代文”)、钙拮抗剂(CCB,如“络活喜”)等五大类。1) 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降低收缩压的作用优于舒张压,更适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或有心衰表现的患者,应用中要注意避免血钾过低,同时如果您有高尿酸血症或
痛风的情况,请务必告知您的医生,避免使用这类药物。 2) 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高血压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快速
心律失常、
青光眼和怀孕的患者,但如果您有
哮喘或周围血管病则不要使用该类药物。同时该类药物还会影响糖脂代谢,可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 3) ACEI 类药物更适于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左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同时, ACEI、ARB有利于防止肾病进展,但不可用于孕妇。 4) 长效CCB(如“拜新同”)有较好的防止脑卒中、血管性痴呆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糖脂及电解质代谢无影响。 5) α受体阻滞剂(前边没提到,但也较为常用)适于有
前列腺增生或脂质代谢紊乱的老年患者。 3. 关于单药治疗和小剂量原则 当高血压不严重时,可以用一种药物小剂量开始治疗,这样不仅可以了解病人对某种药物的疗效和耐受性的反应,又可以将不良反应降到最低。如小剂量疗效不佳,则可加大剂量或换药(对于老年患者尤其要缓慢降压),如果血压还是无法控制,就要考虑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