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高血压的诊断要求准确,根据每个患者的血压标准,采取辩证施药,才能有助于患者血压的相对稳定,从而避免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的产生。那么,怎样诊断个人是否患有高血压呢?下面,我们详细介绍这个问题。
什么可以称其为高血压病症呢?医学界对此有着严格的划分标准。高血压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与《JNC-VI指南》相一致。血压是一种临床表现,受着环境、情绪、药物、体位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而上下波动,因此确定血压增高,应当尽量减轻或排除上述因素的干扰,非同日3次静息血压(静坐5—15min)测量≥18.7/12.0kPa(140/90mmHg)后(1997年JNC,1999年WHO及1999年中国高血压的预防治疗指南的标准)则可诊断为高血压。
根据高血压的划分标准,对每个患者进行相对精确的诊断,对后期的治疗有着很大的影响。血压的测量对高血压病诊断很重要,因此要注意以下原则,患者在休息静坐状态下进行,并尽量排除环境、情绪因素的影响。卧位血压可能偏高于坐位血压,而立位的血压可能偏低于坐位血压。每个体位变化,需2min后再测量变化后的血压,每个体位的血压值偏差<5%。准确的血压测量,是以肱动脉为标准,袖带至肘窝桡纹上的1~2cm。袖带尽量不压迫听诊器头,打至最高收缩压上20mmHg的气后,缓慢松气,使银汞柱以恒速下滑,并以2~6mmHg/s为宜。血压读数以毫米汞柱为单位(mmHg),再换至kPa单位。血压测量的选择,以水银柱台式最好,也可采用肱动脉的电子血压表,避免使用桡动脉及指动脉的电子血压测量仪。
高血压的诊断,首先要让患者在安静的环境中,保持情绪的稳定,检测之前,避免进食兴奋,刺激性的食物,并按照科学的诊断程序,这样才有利于精确的诊断,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宝贵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