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高血压 > 正文

健 康 教 育 处 方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1-15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正常血压波动在12/8∽18.7/12Kpa(90/60∽140/90mmHg)。等于或超过21.33/12.7Kpa(160/95mmHg)即确诊高血压。在18.8/12.13∽21.2/12.53Kpa(141/91∽159/94mmHg)叫做临界高血压。

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尚未明了。目前国内外公认为是一种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的慢性病。发病危险因素有:家族遗传、吃盐过多、体重超重、过度肥胖、注意力高度集中,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剧烈噪音和强光的工作环境、寒冷气候、吸烟酗酒等。该病发病有随年龄增高的趋向。

症状

血压升高时,可有头痛、头晕、头昏、烦躁不安、心慌、耳鸣、疲劳、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等。长期血增高,最终危害心脏、大脑和肾脏。可引起心病、心肌梗塞、左心衰竭、脑梗塞、脑出血、肾功能不全最后导致尿毒性。因此有人称高血压是不声不响的杀人犯。

治疗

降压药物主要应用卡托普利、寿比山、比索咯尔(康可)、氨酰心安、美多心安、硝苯啶、氨苯喋啶、双氢可尿塞等。新近研制的长效降压药每天服用一次应用方便。如培哚普利、苯那普利、阿莫洛地平、拉西地平、压宁定等。注意高血压必须坚持长期服药,甚至终生用药。

预防

少吃盐以每天吃6∽10克为宜。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保持愉快的情绪和乐观精神。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分睡眠,饮食宜清淡少进脂肪和糖类,减肥适当锻炼,戒烟酒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