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量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
高血压患者都需要服用一种以上的降压药物才能达到目标血压。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为了更有效地降压达标,更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对于2、3级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及高危、极高危高血压患者,可以将两种以上药物的联合应用作为起始治疗,其他血压水平的患者也可将联合用药作为起始治疗。联合治疗不仅提供了理想的降压疗效、良好的依从性,并最终减少了因高血压而导致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在我国一般人群中,15%~42%为盐敏感者,而28%~74%的高血压患者为盐敏感者。盐摄入量与收缩压升高幅度呈明显正相关,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表现,靶器官损害出现较早。
北京协和医院严晓伟教授指出,依思汀作为首个以经典抗高血压药物贝那普利为核心,联合另一经典利尿剂降压药物氢氯噻嗪的单片复方制剂,特别适用于初始联合或单药治疗不能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盐敏感型高血压患者。同时适用于高血压合并
糖尿病肾病、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和高血压老年患者,也可用于预防卒中复发。
日前降压创新新药——依思汀(贝那普利氢氯噻嗪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上市,对此专家指出,联合治疗策略是高血压临床治疗的发展趋势。依思汀是以洛汀新为核心,联合氢氯噻嗪(利尿剂)的单片复方制剂,在强效降压的同时,可极大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多药治疗时出现的漏服药或忘服药的问题,同时减轻治疗负担。
●链接● 高血压联合治疗:一帮一一对红
具体冬季应当如何加量,加多少剂量,病人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血压变化及自觉症状,调整用药剂量(必要时调整用药品种),使血压经常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
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冬季的血压要比夏季高,因此,冬天服用降压药物相应也要增加一些。国外一些专家指出,控制血压是防止高血压冬季脑溢血高发的重要措施,强调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即将收缩压、舒张压分别控制在140和90毫米汞柱以下。但是,在服降压药时,要避免操之过急,一次降低不宜超过原血压的20%。血压过高者,应逐步降压,以免出现“降压灌注不良综合征”,而出现
头晕、肢体麻木、无力、意识障碍、嗜睡,甚至诱发
脑血栓形成、
心肌梗塞等严重后果。服用降压药还应当防止血压上下波动幅度过大,血压长期波动,会使脑血管承受的压力时高时低,容易发生脑血管破裂。
国内外研究表明,排除特殊因素的干扰,在自然状态下,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冬季偏高,夏季偏低。因人体总的血容量不变,夏季气温高,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血流阻力小、压力小,血压自然降低,加之夏天出汗多,血液中的水分减少后也有助于血压下降。一位高血压患者反映,一到夏天就经常出现头晕的情况,原来他夏天仍服用冬天的剂量,结果使血压降得过低,于是就出现了诸如头晕、
脑供血不足、浑身无力甚至出现脑梗塞或是
心绞痛发作。另有不少患者,冬季时血压容易波动,原因是他们仍服用夏季的剂量,致使血压没有被有效地降下来,因此出现高血压症状。
不少高血压病人服用降压药物品种和剂量一年四季不变,夏天怎么吃,冬天还怎么吃。其实,高血压病人在冬夏季节血压高低是有差别的,使用降压药的剂量也应有所变化。
■高血压病人冬夏季节血压高低有差别,服药剂量应调整
有些降压药物剂型要求必须晚上临睡给药,例如国外开发的维拉帕米脉冲释放制剂,临睡服用,次日凌晨4点左右脉冲释放,药物出现在血压升高的危险时刻,体现了时辰治疗学的要求和高技术定时释放的技术优势。对于络活喜等,已有大宗研究,表明治疗作用跟服药时间段无关,只要每日定时服药即可。